以下为正文

高考结束

骗子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近日

广东等多地网友反映

高考后收到如下信息

声称自己在考试中

被监控发现有作弊行为

该科成绩为0分

并留下“教育部门”电话

让其去电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警方提醒:

这是典型的短信诈骗

对方冒充教育部门或者其他部门

让你接听电话、点击短信链接

或者下载App

一步步套取你的信息

最终让你落入陷阱,转账汇款

请各位考生和家长千万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化州市民请注意!收到这种短信立即删除!已有人中招

高考结束

骗子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请广大师生家长

警惕这些骗局↓

提前查询考分

高考结束后,骗子会利用家长和考生急于知晓成绩的心理,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手机中的网银等信息就会被链接中的木马病毒窃取。还有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数百元至上千元的价格查询分数,价格不贵,上当的人还不在少数。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中来历不明的链接。如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确保资金安全,并在备份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信息后,将手机重置或恢复出厂设置,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篡改考生志愿

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让人心痛不已。根据相关案件报道,2019年7月,浙江、河南接连发生了两起恶意填报、篡改他人志愿的事件,导致考生未被志愿学校、专业录取的严重后果。

警方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准考证、密码等信息,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醒,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招生简章等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登录教育考试部门网站或主动拨打教育考试部门电话核查,也可到所在地区招生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切勿相信自己没有报考的院校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更不要轻易转账汇款。

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未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等诈骗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骗取家长生活费、培训费

冒充学生本人或学生老师,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等方式,骗取家长学费、生活费、培训费。这种诈骗形式,从学生高考前到上大学后,一直可以实施,较为常见。

警方提醒,家长接到电话、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要钱的,一定要亲自联系学生本人核实,不要急于汇款。

考生们的动向

被骗子时刻关注

比如考生们选择

在高考结束后考驾照

有个别不法分子就利用学员

急于拿到驾驶证的心理

打着“熟人办事、免考拿证、包过”

等旗号实施诈骗

骗局一:花钱就能“包过”

广东佛山南海的陈女士(化名)使用手机刷视频时,看到了一则“代考驾照”的广告,当中“不需要考试”“包过”等醒目的字眼,让其心动不已。

添加了“李教练”微信后,“李教练”强调“代考驾照”全程不需要陈女士到场,只要交了钱,驾照就能轻松拿到手。

如此省心省力,陈女士爽快地缴纳了400元“报名费”。不久,陈女士还真的收到了通过“科目一”考试的“成绩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成绩单”,陈女士彻底相信了“专人代考”,立刻转账1350元的“代考费”。随后,仅用23天的时间,对方就“完成”从科目一到科目四的考试,分4次骗走“代考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陈女士以为能顺利拿到驾驶证时,对方发来一份“保密协议”,需缴纳15000元盖章出证。转账后,对方又提出缴纳25000元才能“激活驾驶证编号”。当最后一笔钱转进指定的银行账户后,陈女士便再也联系不上“李教练”,于是报警。目前,该案正在侦办中。

警方提醒

全国驾考有严格的流程,并且无捷径可走。每个考试环节都会通过指纹、人脸核实考试人员身份,同时全程录像,实时上传,所谓“代考驾驶证”“买驾驶证”“考试包过”等均不可信。

骗局二:“低价”收学员

这类骗局中,不法分子往往以低价加上诱人的口头承诺,诱骗事主签约缴费。其中的合约条款往往模糊不清,后续则会以“燃油费、模拟考试费、加时练习费”等名目,对事主进行收费。

也有些驾校会在收取大量学员的费用后突然倒闭或卷款逃跑,导致学员面临维权无门、人财两空的风险。

警方提醒

正规驾校都会有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且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等,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大家一定要选择合法备案的驾校报名,如发现驾校违规行为,请拨打12345进行投诉。

高考骗局虽然花样繁多

但基本都围绕着一个 “钱”

凡是涉及钱财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

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不要轻易将自己及家人的信息

泄露给他人

如遇诈骗

请保留证据证明

及时报警求助!!!

资料来源丨中国警察网、长沙警事、佛山市公安局、南方新闻网、长江云新闻、网信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