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轮车夫逆袭成为复旦博士”这是连小说都不敢写的章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就真实的发生在2009年春天,一个38岁的下岗工人,究竟有什么“特异功能”,怎么就被国际顶级大学破格直接录取为博士呢?

真正的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有很多“偏科”的天才,比如现在人人都喊“爸爸”的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数学只考了一分,复读一年之后也不过考了二十分,三战才勉强得到了79分,但好在英语力挽狂澜让他成功上了本科,现在成为了阿里巴巴的创始人。

而今天的主人公蔡伟也是一个偏科的成功人士。

蔡伟出生于辽宁锦州,是一个纯正的东北爷们儿。他并没有书香熏陶,却自小就对古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爱钻研生僻字,还获得了“活字典”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蔡伟有一点不好、偏科十分严重,除了语文特别好之外,数学和英语简直是惨不忍睹,这也导致他高考落榜,但人的兴趣是不会随着一两次失败而被中断的,高考落榜之后,蔡伟也并没有放弃阅读的习惯。

一年的时间内,蔡伟读了三百多本书,这是连专家教授都无法达到的效率,可这却与他高考落榜生的身份格格不入,他的生活轨迹本应该是打工挣钱、娶妻生子、平平淡淡的过着普通人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蔡伟并没有按照别人眼中的路线走,他嗜读如命,以至于弄丢了工厂的工作。

没有工作的蔡伟只能靠摆地摊来维持日常生活,可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在摆地摊儿的时候蔡伟也没能放下手中的书,这也导致他的生意不好。

这时他的妻子张月出现了,没有读过书的张月十分敬佩蔡伟身上那文化人的气质,不仅没有觉得他读书是不务正业,反而十分支持,甚至自己打工赚钱养活家庭,也要让蔡伟能够安心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蔡伟来说,张月是他人生中的贵人,可通往成功的路总是曲折,蔡伟本可以凭着极低的物欲和张月维持家庭开销,可偏偏张月突发疾病需要五万块钱手术费,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蔡伟这个时候真的着急了。

这个时候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改变蔡伟命运的人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就是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可一个下岗工人怎么会和古文字学泰斗扯上关系呢?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张月病倒后,蔡伟不得不找了一份人力三轮车夫的工作,一天最多能挣三十多块钱,很难在短时间内凑够妻子的手术费,心中万般愁绪无处倾诉的蔡伟将自己的困境诉说给了笔友董珊。

董珊是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而蔡伟之所以能够接触到北大的学者是因为他常年以来都有在网上发表国学文字类观点的习惯,他的专业的观点引起了很多文字类学者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珊在得知蔡伟的困境之后、立马将此事反映给了自己的导师刘钊。

刘钊对蔡伟也早有所耳闻,得知他的情况后也很想拉他一把,而此时复旦刚好要古文字研究中心以及中华书局、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编纂一本《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刘钊想要聘请蔡伟来做他们的临时顾问,这样也能解决蔡伟的燃眉之急,不过刘钊还需要和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商量一下,没想到裘锡圭先生不仅没有嫌弃蔡伟是个高中学历的车夫,还答应了这个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蔡伟和裘锡圭先生也早有交流,蔡伟的偶像就是裘锡圭先生,1995年蔡伟自学期间还和裘先生写过信,当时裘先生给蔡伟回信“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偶像的鼓励让蔡伟越发坚定自己心中的梦想, 1997年,裘先生发布了一篇名为《神乌赋》的文章,蔡伟看完后觉得这篇文章中对于“佐子”一词的注释不太明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蔡伟给裘先生写信,称他认为篇文章中的“佐”字应该和“嗟”的意义相同,裘先生收到信仔细研究后认同了蔡伟的观点,还就此发表了一篇专题文章,这件事后,蔡伟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2003开始,蔡伟开始在国学网上发布文章,笔名是“抱小”,寓意着“志向小学”而裘锡圭先生就是“小学”领域重量级的泰斗,此“小学”非彼小学,这里的“小学”是古代对于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统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伟和裘先生志趣相同,相谈甚欢,裘先生称赞蔡伟的一些想法十分有见地,对他大有启发,蔡伟曾提到《老子》中的那句“莫之其亘”,“亘”在古代文学中通常被认作为“恒”,蔡伟认为这句话中的“亘”可能是楚简中的“极”,是终极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裘先生认为蔡伟这个观点很新颖,于是仔细研究后、将其运用到了自己的研究中,同时,裘先生也十分爱惜人才,曾建议蔡伟考取研究生,但是蔡伟却以自己的英语不好为由婉拒了,不过,裘先生依旧在国学网上时刻关注蔡伟的信息。

2006年之后,裘先生发现蔡伟很少在网上露面,这时才知道是他家里出了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得知他去当三轮车夫之后,更是惋惜蔡伟的水平现在很多教授都比不到,于是在刘钊提出想要聘请蔡伟来当临时顾问时,裘先生也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和蔡伟一起编纂书籍的过程中,裘先生再一次被蔡伟的专业能力所折服,于是在2009年时与复旦大学的专家和领导小组讨论、想要将38岁的蔡伟招来给自己当博士生。

复旦大学在2000年起就实施了导师自主招生博士生的条例,不过对于蔡伟,复旦大学还特意举行了一场专业考试,之后一致同意录取蔡伟为博士生,这一结果连蔡伟自己都没料想到,毕竟他八个月之前还在蹬三轮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命运从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三轮车夫又如何,天生我材必有用,此事也惊动了媒体,不少记者提问裘锡圭先生为何要破格录取一个下岗工人,他真的能和国内顶级大学的教授相媲美吗?

对于这个问题裘先生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蔡伟究竟能力如何时间会给答案,同时,裘先生也建议蔡伟不要过多地曝露在媒体之下,蔡伟也只想潜心研究学问,于是换了手机号躲避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学后,由于蔡伟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知识体系学习,日常除了和其他的博士生一起上课之外还需要补基础的知识,因此六年之后才博士毕业,毕业之后,因为年龄问题,选择进入了安顺学院图书馆的古籍特藏部编写古籍杂志,同时研究出土文献和教学生汉语、文字学和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内,蔡伟发布了关于误字、衍文以及出土简帛古书和古书校勘等几个专题研究,同时还发表了《先秦秦汉古书校字九则》的论文,成为了行业内炙手可热的专业性人才,直到现在,蔡伟一如既往的埋头与古书为伴,将自己的爱好完全地融入了生活。

结语:

最近,也有一名江苏职业中学的女学生在全球数学比赛中突出重围和国际名校的学霸们比肩,这再次向人们证明了,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在泥泞中开出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