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238)

国军少将——何昆雄

何昆雄(1902-1975),别号子伟,原籍湖南资兴,出生于湖南酃县(今炎陵县)。1916年考入长沙市岳云中学,1920年进入岳云体育专修科肄业,1923年考入汉口明德大学商科肄业。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业后历任军校教导第二团第五连见习排长,教导第二团第九连副连长,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排长,第三期学生队区队长。

1926年接替王仲廉(黄埔一期)任军校第四期步科第二团(团长张与仁)第一连少校连长,同年秋,任新成立的新编第一师(师长张与仁)第二团第二营少校营长,随军北伐,后进驻赣州。

1927年3月,在新编第一师党代表倪弼指挥下,参与制造了反共的赣州“三.六惨案”,时任赣州总工会委员长的共产党员陈赞贤被枪杀,蒋介石迫于压力,将倪弼免职。

同年6月,宁汉分裂,新编第一师师长张与仁倒向武汉的汪精卫政府,被钱大钧部第二十师解除武装后改编,由钱大钧兼任师长,倪弼重新被蒋介石任命为新编第一师党代表兼赣南行政委员,何昆雄被任命为赣南五县行政监察员,负责“清党”与改组各县政法组织。同年秋调回新编第一师任第二团团长,参加了阻击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战斗。

1928年4月,第三十二军扩充为三个师,新成立第三师,军长钱大钧兼任师长,蒋超雄(黄埔一期)任副师长,军直属补充团奉令改编为第三师第一团,原团长魏湛元调充新编第一师副师长,何昆雄调任第三师第一团团长,驻守江苏无锡。原新编第一师第二团团长一职由石祖德(黄埔一期)接充。

同年8月部队编遣缩编,原第三十二军第三师第一、二团缩编为第三师第七旅第十四团,蒋超雄任第十四团团长,何昆雄先任第七旅旅部教官,不久升任第七旅(旅长蔡忠笏)旅附。

1929年1月调任由皖系第三十三军第一师等部缩编的新编第三旅(旅长袁家声,后为韩德勤)第五团上校团长。

同年10月,因方振武被蒋介石扣押,方的老部下鲍刚率部反蒋,进攻新编第三旅,新编第三旅第五团各营官兵积极响应反蒋,将团长何昆雄扣押,后反蒋部队遭到失败,何昆雄获释。

同年冬新编第三旅和孙常钧的独立第四旅合编为第五十二师,任五十二师(师长韩德勤)第一五五旅(旅长孙常钧,黄埔一期)第六团上校团长。

1930年随部参加中原大战,中原大战结束后开赴江西,1931年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同年9月,第五十二师在方石岭战斗中被红军全歼,师长韩德勤被俘,因伪装成士兵被放回,不知何昆雄是怎样逃出来的。后调任南昌行营上校参议。

1932年调任军政部上校附员。

1933年7月,蒋介石为加强对中央苏区的封锁,划定八个封锁区,何昆雄任第五区监察员,辖丰城等五个县。

1935年入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同学中有黄埔一期的老同学陈明仁、王文彦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陆大毕业后,王文彦(何应钦的小舅子)出任黔军改编的第一四O师师长,邀何昆雄担任该师少将副师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一四〇师参加台儿庄会战,徐州撤退时部队被冲散,只身逃脱后归队。

1938年8月,师长王文彦奉命与第八补充兵训练处处长宋思一(黄埔一期)对调服务, 何昆雄也就此离开第一四O师,调任湖北襄郧师管区副司令。

1939年,因所派学兵队长携带二万五千元法币去谷城县补充团发饷,学兵队长被炸,款项遗失。为弥补此款损失,向上浮报款数,被降职调任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少将附员。后被军政部以贪污罪判处六年徒刑。三年后因病保释出狱。

1943年回到湖南耒阳开办农场。

1944年,日寇南进,何昆雄携家眷回到资兴,他被薛岳任命为资兴县长,组织过资兴抗日救国军。

1948年2月,湖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文益善调任第七区专员,何昆雄代理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8月,何昆雄任专员兼保安司令。同年10月,被诬告擅自拘押桂东“国大代表”郭威廉,被程潜撤职,改派孙常钧代理。后程潜了解到何昆雄是被诬陷,于1949年1月,再次任命何昆雄为湖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1949年8月,程潜、陈明仁领导长沙和平起义后,12月何昆雄到长沙向湖南临时省政府投诚,经陈明仁同意进入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学习。

1950年5月,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参政,1955年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1975年4月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