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有两位好汉以精明和办事能力强悍而著称,一位是武松,另一位则是燕青!

武松是心思缜密,头脑冷静,办事滴水不漏。这点在他为兄报仇这事上,就体现得非常清楚。以一人之力对抗了整个体系,不但把仇报了,还引得一片叫好,就连拿了西门庆好处的县令,都不得不轻判武松,否则他这官就别想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燕青也是如此,如替宋江公关李师师跑招安这事,堪称是步步精准,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把近乎于不可能完成的事,给办得皆大欢喜。

所以梁山之上虽能人辈出,但武松和燕青却是佼佼者。可为何宋江对武松,却显得很冷落,却重用燕青呢?不是因武松反对招安,而是当我们对比武松和燕青时会发现,燕青身上有三绝,哪个领导都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一:技能绝

燕青的技能,在水浒中堪称一绝,不但“吹地、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而且弓弩百发百中,当然还有他的相扑功夫。等于燕青是全才!

依靠弓弩绝技,救过卢俊义。用相扑功夫,摔过高俅和任原。同时也正是依靠这些吹拉弹唱等绝技,燕青征服了李师师,办成了招安这事。

因此才说燕青是技能绝。用如今的话说就是,燕青是典型的复合式人才。可以把他安放在各种岗位上。如宋江跑招安,最初他倚重的是“见过大世面,深知高层礼仪和玄机”的柴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宋江东京这一趟出差过后,就认识到了燕青的办事能力,并得出了结论:燕青比柴进更适合。因为他的这些技能,恰是宋徽宗和李师师喜欢的。因而这才舍掉柴进,任委以了燕青。

试问哪个领导,不喜欢手下是多面手?一旦发现,必会重用和提拔。反观武松,技能上只是武功突出,且放在梁山这个大环境中,作用也被冲淡了不少。

所以,做人倘若无法占据高度,那就向宽度发展,走复合型人才之路。不求领导赏识,但当“寒冬来临”后会发现“多一种技能,多一份保障”,简直是至理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口才绝

《水浒传》中谁的口才最绝?不是宋江,有时候宋江说话太浮夸。那么是谁?正是燕青!不信?我们可以通过燕青泰安打擂前,跟宋江的对话中,就能领略出!

得知任原口出狂言后,燕青向宋江表示,我要去打擂,最后说:“若是输了颠死,永无怨心,倘或赢时,也与哥哥增些光彩。”

这句最通俗的翻译就是:若取得了成绩,是领导有功,如失败了,是我自己能力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江自然高兴,就问:“那人身长一丈,貌若金刚,约有千百斤气力,你这般瘦小身材,纵有本事,怎地近傍得他?”

意思就是说:不是不相信你,我其实非常关心你。但这么重大的行动,总该有个计划吧,说来听听!

于是燕青从相扑的专业角度进行阐述,说服了宋江。且最牛之处是,他连行动时间都算好了:三月二十四日下山,十六日赶到,二十七日踩点,二十八日动手!

须知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口才,从来都是依托于一份可行性计划!即,让对方或领导明白,对他(单位)有啥好处,实施步骤和大致时间!而不是画大饼!因为再美好的大饼,也敌不过一套完整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