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前的春天,因为业余时间意外策划的漫画书(《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持续畅销,我得以辞去不顺心的工作,开始一个人的编辑生涯。没有想过再“复制”一本《牡蛎》,但是想延续它带给我的感动和启发,再做一些记录日常生活的漫画。不是只画给自己或专业的漫画读者看的漫画,而是把漫画作为载体,将故事讲给许多人听。

那段时间为了理清思路也为了寻找灵感,我去了一趟北京,约了不少朋友见面。其中一位是我在实习时的同事陆冉,她同样在画漫画也在做编辑。聊天过程中我提到自己想找的漫画选题,陆冉给我了推荐了misaki在网络上连载的《我和爸爸》系列,于是有了后来的故事。

《我和爸爸》是基于misaki个人经历的创作,这在我过去的漫画阅读经验里是罕见的。在爸爸去世七年后,她开始回忆小时候的故事,也重新梳理了爸爸从患病到离开的过程。关于生离死别的话题,我和很多读者一样看过很多或煽情或沉重的表达。misaki用漫画这种看起来轻松的方式,撬开了这个严肃的话题,让许多不可说的变得可见。阅读的过程总是笑泪交加,让我觉得面对生死,本身也是不只有一种固定的情绪。

因此,在最初的选题报告里我写道:“第二次看这本漫画时,我又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哭了。但我喜欢它,却因为它并非仅仅是一个催泪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式版《我和爸爸》的封面与封底


01再做一本每个人都能看懂的漫画

几个月后,我去北京约misaki见面,更让我坚定了想要出版的决心。

她告诉我这个系列漫画背后的故事,也就是现在的《后记》里提到的那件具有转折意义的事。原来在爸爸去世之后,她花了近10年时间去“消化”这件事。最初为了“回避”痛苦,她本能地选择了筛选记忆——只记得小时候挨揍的痛苦和爸爸患癌后的虚弱。好像只要不记得那些美好的事,就可以拼凑出一颗坚硬有力的心。直到妈妈指出,爸爸生前并不是这样,他是家里最细心的人。记忆的盒子才被打开,那些美好的事重新回到misaki身边并在漫画中一一呈现。

在讨论图书定位时我问她,在她的想象中《我和爸爸》正式出版后会是什么样子?本职工作从事电商运营的她用了“薄利多销”和“漫画性价比”两个词。没想到我们的想法如此一致,都希望这本书是朴素的,可以被随手打开的,而不是精致的、有距离感的。

聊到读者画像时,她还和我提及了两位令我印象深刻的读者。“最小的读者是一位四岁半的小朋友,是我同事的儿子,同事说儿子特别喜欢看,要她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给他讲,虽然孩子还不能理解完整的故事,但是他说:这个小姐姐和她的爸爸好有趣。”“年纪最大的读者应该是我妈的同学阿姨,60岁,她爱人去世了,她在我妈朋友圈看到我的漫画,一直追看,从漫画里回忆从前一家三口的生活。”

以上似乎都在向我诉说这本书所具有的包容性。在表达形式上不设置门槛,其中的话题和故事,可以触动不同年龄、职业和性别的人,正是我想找的选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的妈妈为我们写了一封信


02完美不是唯一的追求,有缺陷的真实更有力量

喜欢《我和爸爸》这个故事,一定意义上是因为它处理了我们这代人和家庭、和父辈的关系,它就在我们身边,却很容易被忽视。也是因为它直面了我对于亲人老去和生老病死的恐惧和逃避。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常常感到纠结:我知道爸爸妈妈很爱我,但我也无法否认,很多时候我感觉难以喘息。我需要离父母远一点,重新动用“我”的能力去感知、思考和决定。我又想离他们近一点,特别是在这些看到他们生病、变老之后。

《我和爸爸》在连载期间收到了很多很多的读者评论,不少读者说在漫画里看到了自己的爸爸,也有很多人觉得家人离世后那份无法寄托的情感在这里找到寄托。因为一个故事相聚,分享着各自的孤独,对于原本完全陌生的人给出一份理解,是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沟通日益困难的世界里难能可贵的事。也因为这个故事,很多人表达出重新理解家庭的决心,以及花更多时间关心陪伴父母的意愿。我觉得这也是在这个更多年轻人选择“断亲”的年代,探索家庭关系可能性的一种尝试。

回到创作本身,《我和爸爸》并非一部“成熟”的作品。它出自一位非科班出身的野生漫画作者,以近乎满溢的饱满情绪写就。从整体上看,在叙事节奏和画面细节上或许都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但是它现在真诚的面貌已经让我觉得足够动人。比起纯熟的技巧,我始终觉得在故事里发自内心的表达欲更关键。对于misaki里来说,这部漫画不得不画。她想记录小时候的画面,记忆里最美好的父女时间。或许只有画完这本漫画,才能够真正迎来“敢画下他的样子、敢直视他的照片。即使想流泪,也可以笑着聊起他”的那一天。

在做书的过程中,我也想从最开始就摒弃过分追求完美的心态,也不想把这本书视作一个完成状态的“作品”,而是将它想象成一个窗口,借由它和很多人一起交流探索属于我们的生命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增的篇目《我们家很穷》


03所有的细节都为了一件事,沉浸的阅读体验

《我和爸爸》在网络连载期间已经被阅读了400多万次。在整个系列完结后,misaki把它做成了一本自出版物,当我在纸上阅读到这个故事时,我才真正认识到用图书的形式对于这部漫画的意义,也从这里我发现了策划这本书的切入点。

misaki几乎是一个天生的故事讲述者。她将发生在童年的故事一点点重新放映,就像一位朋友向你娓娓道来,充满了情感的悬念。当读者一头扎进她的故事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也很容易被唤醒,时间在翻阅的过程中延展开来,纸面则为记忆提供了一种空间。作者自己的版本,已经有较高的完成度。基于此,我们在正式出版物的“改造”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再次提炼,希望可以通过编排和设计把连贯的阅读和情感体验再向前推一步,使得这本书的关键点更加清晰。为了更加精准地呈现,其实大多数时候在做减法,再节制地做一点点加法。

在最终的版本里,《我和爸爸》包括正文、后记和番外三大部分。正文有一次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变,色彩是心理状态的呈现——从无法面对到敢于面对,从留恋过去到勇敢向前走。从正文到后记,则是从故事回到现实,设计师选择用一张一家三口的照片作为连接,希望读者看完幕后的事,更感动于其中真实的力量。最后的番外篇《花灯》是以拉页的形式单独呈现,作为一种自由的选项:可以选择停留或不停留在可能沉重的状态里。如果需要,就离开现实、再飞一会儿——可能在梦里,爸爸曾回来过。

设计师茹嘉将阅读体验贯穿到内文排版和封面设计的始末,使得每一个小心思的运用都围绕着故事本身,不去做分散读者注意力的设计,而是通过设计让大家关注到故事本身。篇章页的设计给了我们很多惊喜,能够很好地配合故事的节奏。封面颜色的选择也非常巧妙,紫色既忧郁又充满了感情和女性独特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最后的拉页——番外篇《花灯》

04捍卫脆弱的权利,更赞美面对脆弱的勇气

前期的顺利进展,让我没想到正式进入到出版阶段后会遇到很多挑战。首先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的问题。面对文本时,编辑首先需要先充分“打开毛孔”,敞开自己,尽可能地去感受作者在各种细节之中传达的信息,做到充分地共情。在此基础之上,再用各自的方式、运用专业技能准确地将这些情感有序地“安全送达”。

整个团队(包括策划、设计、责编和营销)几乎每次看文本都会落泪。我在做每一份文档(包括选题报告、装帧单、新书资料等等)都需要重新看一遍故事,重新看读者评论,然后重新落泪。设计师工作时为了防止过度伤心会选择“尽量不看”,有种看恐怖片看到恐怖的镜头遮住眼睛看下去的感觉。和大家开会讨论的时候也很容易陷入到各种各样的情绪之中,有遗憾、有痛苦、有感动。怎样处理自己和文本的关系,自己和读者的关系是要常常思考的事。

不久前在一个分享活动上,另一位画漫画的朋友问我,我觉得有没有什么品质是被轻视的,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它的重要性。我几乎没有犹豫地回答:“脆弱”。在这次讨论之后,我意识到几乎我在经手的每个选题都与“脆弱”相关。《牡蛎》是这样,《我和爸爸》也是。

如果要问《我和爸爸》诸多动人之处最击中我的一点,我会觉得就是脆弱——在创作时misaki对于自己的脆弱近乎赤裸的自我暴露。创作一本关于自己的书,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重新沉溺于过去费劲力气想要忘却的痛苦之中,用语言和画面将它们一一捕捉,重新在纸面上保留下来。我一直觉得脆弱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敢于面对破碎的自我的人都是非常勇敢的人,改变的力量也一定会在时间中不断积累。

我们整个项目组都愿意赞美和保护这种“脆弱”,这本书也希望拥抱和肯定那些感到脆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爸爸离去后的章节,画面变成了彩色

05

看起来很简单的事,

有可能是最难的

做书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封面初稿出来以后。我们搁置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让原本时间充裕的出版计划突然变得紧张。在第一次准备装帧单的时候,我翻看了《我和爸爸》在小红书、微博、抖音上收到的每一条读者评论,惊叹于读者的共情和表达能力。觉得作为编辑好像不用再多说什么,读者已经把我想说的话全都说出来了。因此,我觉得或许可以做一本全部文案都由读者写的书。

在第一次给设计师装帧单的时候,我在封面和封底组合了几句读者的评论,希望呈现出一种朴素、克制的风格。没想到第一稿封面出来后,大家觉得在这种“抽象”之后,又丧失了这个故事原本具有的连接能力。

问题还是出在文案上,出于图书定位的考量,我们确定沿用《我和爸爸》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简单的书名。怎么样让这种“普通”变得闪光,是我们需要在其他的文案和封面整体的设计中去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我和主编一起苦思冥想了一个月。重看了很多书和电影,翻了许许多多的诗歌、电影文案、豆瓣评论,试图从中找到灵感并最终写出几句准确且有感染力的话。感动读者前有必要先感动自己,因此在这一个月里一边写又一边掉了很多眼泪。

一个月后我们默契地同时放弃了挣扎。冷静过后重新看那些文案,觉得大多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动。最后,我在一条作者自己置顶的抖音评论里找到了“答案”。正如我所希望的,它不是套路化的、充满距离感的、以第三人称写就的“书评”,而是几句真心实意的、作者想要亲口讲给读者听的话。我还给书名《我和爸爸》后面配了一句主文案“一个真实故事”,就是在不少英文书上会看到的 “a true story”,希望强调这部漫画的非虚构属性。我想讲述这个故事中真实的力量,它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

基于此,设计师又很快提交了新的版本,也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和爸爸》内封与外封

正式下印的前一天,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一篇名为《弟弟死了,就在昨天》的笔记。作者描述了弟弟意外离世的经过,自己在一周前甚至还在上班的路上与他偶遇,阳光下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平常。她在最后写道:“我的弟弟,独生子,宅男,身高体胖,胆小孤独。谈过一次恋爱,去年刚刚分手。现在我们不用担心他何时结婚生子,因为他已经死了。我还是很忙。我觉得生命悲凉。有些无处诉说的话,总想找个出口。”

短短几行字再次敲击着我的内心。当意外发生,许许多多的人独自缝补破碎的心,默默地在坍塌之后重建生活。《我和爸爸》依旧是一本关于重建的书,也希望我们可以因为这本书保持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