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爱聊《读者》、《意林》。

其实全世界人民都一样,当你强大了,当美国人看到你强大了,那么美国也有美国版的《读者》和《意林》,举个例子,最近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太多了,大量描述中国强大、安全、繁荣、科技先进的视频被传回欧美平台……

然后欧美人民开始疯狂反思——“人家那才是文明世界,人家才有真正的人权,我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最离谱的是,某个钉子户被高速公路绕过的图片,也被外国网友夸赞有加,他们说:“你看看,多么民主的国家,社会主义才讲人权,这才是真正的私有财产神圣不能侵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事求是地说,在安全、民主、自由、尊重生存权方面,中国确实要比欧美强得多,我们是真的在乎老百姓的利益,我们也是真的在乎舆论和民意……但并没有某些欧美网民们脑补的那么抽象。

他们甚至还认为我国的幼儿园教育都是“特种兵”的教育,我们的小孩子都是能文能武、从小就掌握各种技能的超人……实际上,是他们自己痛心于他们垮掉的基础教育、他们被LGBT疯狂渗透的幼儿生活,所以,他们就对着视频和图片,脑补出了一个天顶星文明的东方大国,这确实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就是这样,喜欢对遥远的世界充满幻想,然后对自己的国家各种“反思”。

有时候这种“反思”会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仅仅是某些事情做得不对,走了弯路,犯了错误,“反思派”就会上纲上线,从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升到体制、文化,甚至是人种,编造各种离谱的故事,得出各种荒谬的结论——“大河文明就是不如海洋文明,农耕民族有劣根性,需要被殖民三百年才能获得新生”。

中外都有自己的反思派,但还是有区别的,欧美的反思派起码还有迹可循,我们这边《读者》、《意林》文章,则完全就是脑补和胡编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80后,我就是亲身经历《读者》、《意林》时代的一代人。什么日本洗马桶的水能喝,一个盘子刷七遍……就来出自那代编辑、作者的手笔。

还有什么“一对留学生情侣在巴黎十几年不孕不育,最后查出来是因为吃了公园里的鸽子,人家法国的鸽子是喂了避孕药的”之类……总之“欧美日本都是文明世界,中国人都是贪小便宜不守规矩、没有契约精神”之类。

读者、意林最大的杀伤其实是对中学生,因为老师经常让他们看这些学写作文……这种东西,最容易骗那些一辈子没出过学校、文青气重、对西方有滤镜的教师,然后他们再去影响自己的学生。

当年的很多知识分子并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有些读者意林的段子,其实只要下过地、进过工厂、干过活、有过社会生活经历,就能一眼看穿……但在那个时代,偏偏当年下过地、进过工厂的人又没有话语权,话语权就掌握在那些“认识很多字,长了嘴巴,却没长脑子”的文科知识分子手中。

那个时代这种东西太多了,课本中充斥着《爱迪生救妈妈》、《落樱神斧华盛顿》之类的奇葩虚假故事,大记者堂而皇之伪造出《夏令营中的较量》,把日本小孩吹成人均奥特曼,把我们年轻的孩子叫做“垮掉的一代”……

这确实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代人,成为他们心中的“思想钢印”,很多年之后,哪怕美国日本衰落了,中国崛起了,西方的丑恶真面目暴露了,他们依然难以接受事实,还是活在自己的“精神殖民地”中。

好消息是,他们都老了。

坏消息是,他们更顽固了。

他们天天把西方当做“地上天国”,却不肯亲眼去看一看,在这方面,他们还不如那些欧美博主,美国版本的《读者》和《意林》都不出来了,他们不想着去西方开疆拓土,发挥余热,却还在中文互联网天天和年轻人抬杠……一点眼界都没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的是千难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