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3日,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率领警卫队伍,迅速离开中南海前往北京饭店。

潘汉年刚在屋内休息片刻,楼下前台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传来了前台的声音:“有人找您,麻烦您下楼一趟。”潘汉年听后并未过多思考,只是迅速地穿上拖鞋,匆匆地往楼下走去。

潘汉年的到来引起了罗瑞卿的注意,他郑重地宣布道:“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审慎考虑与批准,我们现决定对你实施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无预兆之下,潘汉年被两名警卫员紧紧跟随,强行带入了一辆小汽车内。顷刻间,那辆载着他的小车便融入了深沉的夜色之中,消失在了视野之外。

此次,潘汉年身负重任,作为上海代表团的成员之一,他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程,意在参加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潘汉年的行踪突然变得神秘莫测,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情况使得身为潘汉年警卫员的相其珍,感到格外的焦虑与不安。

相其珍曾先后向同为上海代表团成员的陈丕显与夏衍打探潘汉年的消息,然而他们均表示未曾见过潘汉年的身影。

1955年4月5日,潘汉年被捕的第三天,陈毅对其下落不明的情况发表了谈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这样告诉大家:“关于潘汉年的情况,他在1943年因涉及内奸问题而遭逮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他一直勤勉地执行着党中央交付的各项任务,从未显示出任何叛党的迹象。因此,请大家保持冷静,不要过分担忧。”

显然,陈毅的言辞中留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关于潘汉年这位我们党内的杰出红色特工,我们不禁要问,在1943年之际,他究竟涉及了何种被指为“内奸”的争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汉年,这位江苏宜兴县的子弟,于1906年降生人世。在他年仅19岁的青春年华,便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的光明未来奋斗。在大革命的风起云涌之际,他凭借少年时期的深厚学识,追随着郭沫若的脚步,在北伐军中积极从事宣传工作,传递革命的火焰。然而,当蒋介石发起“四一二反革命”的残酷斗争时,他机智地转入地下工作,继续为革命事业燃烧自己的热情。

在1931年,顾顺章,身为中央特科的关键领导人物,却不幸背叛了党组织。面对这一突发的重大危机,周恩来同志凭借钱壮飞传递的紧急情报,迅速作出了明智的决策,从而成功避免了一次党组织可能遭受的巨大损失。随后,为了保障特科工作的顺利进行,党中央果断决定对特科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与重组,以确保特科能够继续有效地执行其任务。

潘汉年自江南赴上海,肩负起特科第二科(情报科)科长的重任,这一转变,标志着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潘汉年对于情报工作可谓是一无所知。然而,他天生具备非凡的才能与智慧,一旦接手情报科,便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他迅速掌握情报工作的要领,并凭借着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在短时间内成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报系统”。

在这些人中,华克之、关露、黄慕兰等人赫然在列,他们当时都是潘汉年的得力助手,身居其麾下,共同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在全面抗战的烽火中,上海不幸落入敌手。在这关键时刻,我党对掌握来自上海的情报需求迫切。潘汉年同志多次秘密前往申城,为我们在上海建立的情报系统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导和策略部署。

在这段时期里,潘汉年有幸结识了李士群,这位在汪伪政府中担任76号重要职务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汉年对李士群并不陌生,早年间,李士群曾投身我党,并且接受了我党的委派,远赴苏联深造。在他学成归来后,组织将他分配至特科工作,而潘汉年恰好是他的直属上级。

在1932年的某个时刻,李士群不幸落入国民党特务组织中统的魔爪,遭受逮捕。自那一刻起,他背离了原有的信仰,彻底叛变了我党。

在上海失守之后,李士群在国民党内部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心中愤懑难平。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转而投靠日本人,从而沦为了一名汉奸。

之后,李士群因得到汪精卫的青睐,被委以重任,成为汪伪政府特务组织的核心领导者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