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提出: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财产继承权,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该条款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自此,原本还有些顾虑的人变得越发猖狂,原本还算干净的社会变得更加浑浊。

这个世界,真的乱了。

风气乱了:为利无下限

最近一段时间,某网红为某富二代生下私生女的新闻闹得人尽皆知。

虽然富二代不予理会,甚至非常绝情地将她拉黑,但她依旧借助网络的力量收获了一波热度。

就算最终无法嫁入豪门,但也能将流量变现,或许这就是她想要的结果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几年来,社会风气越发不好了。

之前的人把礼义廉耻与名声看得特别重要,他们可以穷,但绝不允许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如今的人早已将礼义廉耻丢到脑后,对于名声也不再看重,只要能够获利,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从前人们引以为耻的事情,现如今却成了很多人趋之若鹜的目标。

为了能够不劳而获,甚至跨越阶层,很多人愿意突破底线,不择手段。

最让人难以相信的是社会上居然有专门为这类人量身定制的培训机构,其课程主要教她们如何钓凯子,甚至如何破坏别人的家庭,然后成功上位。

这种培训机构能够存在,并且被不少女性所追捧,就已经说明了当下社会的风气。

人心乱了:笑贫不笑娼

前两天写过一篇关于“富二代王某与女网红生下私生女”的文章,在评论区看到一位网友的发言:

“你们都是羡慕嫉妒恨吧?就算小王不认,孩子爷爷奶奶也一定会认,活该你们穷一辈子!”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ta在说胡话,虽然正常人很难理解ta的言论,也实在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人羡慕嫉妒单亲妈妈与私生女,但这就是ta的心里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a是发自内心地羡慕这位网红可以为富二代生下私生女,并凭借女儿绑架王家一辈子,然后过上富足的生活。

虽然我不知道ta的性别,但我知道ta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

个别人为了利益抛弃底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人心都开始乱了,大家不再将这种行为当成耻辱,甚至呈现出了一种笑贫不笑娼的现象。

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里,做过什么不重要,身份是否见得光也不重要,只要有无尽的财富就是人生赢家。

而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之前就在某贴吧上看过一位网友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她原本是一名月入几千块钱的打工妹,后来因为傍上了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已婚老板,便过起了被圈养的生活。

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仅嘲笑原配的无能为力,而且还沾沾自喜地表示自己已经生下儿子,不怕有一天被抛弃,因为她的儿子也有继承权。

当网友质问她父母是否知道这件事情时,她毫无顾忌地表示:“父母都知道呀,我生孩子还是我妈来伺候我坐的月子,现在我爸妈早就不干活了,住着我买的新房子,每天就打打麻将。”

你们以为最离谱的是她的言论?不,最离谱的是评论区有很多人让她开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伦理乱了:价值观动摇

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如果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小姑娘们宁愿做王一博或肖战的108房小妾,也不愿意当穷人的正妻。”

不可否认,“一夫一妻制”的确是在保护普通男人,否则可能真的会出现大家所说的情况,因为这个世界伦理乱了,很多女孩子的价值观也出现了问题。

可是,能说出这种话的女孩依旧让人瞠目结舌,最可悲的是这句话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女性的真实想法。

大家都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被灌输了“奋斗、独立”的思想,却依旧很难不被社会的大染缸所污染。

从前大家欣赏与佩服优秀女性,认为她们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是所有女性的楷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的价值观开始扭曲。

很多人认为独立女性是一种非常可悲的存在,甚至不少人认为她们是因为没有男人依靠才被迫独立的。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自己优秀不如有男人依靠”成了不少人的生活理念。

现如今,绝大部分女网友真正羡慕的是那些嫁给有钱人,甚至做有钱人“外室”的女人,因为她们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享受到优越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因为如此,社会上才会出现那么多“拜金”与“知三当三”的女人。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这个世界最终疯魔成了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样子。

法律规定私生子享有继承权,意在维护孩子的权益,强调其无辜性,避免他们为父母的过错买单。

可是,这样的规定也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总体而言,它必然是弊大于利的。

私生子的出现,往往源于某些成人的自私与放纵。

当她们发现私生子能带来利益时,便会无所顾忌地制造更多这样的生命,以此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到最后大家会发现,“私生子继承权”非但没有真正保护无辜,反而加剧了家庭的破碎,孕育出更多心理受创的孩子。

社会若真想保护无辜的生命,造就和谐稳定的社会与家庭,最好的做法不是给私生子权利,而是反思如何从根本上减少私生子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