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与日本第33军军司令官本多政材,在龙陵城外来回拉锯,到了第二个回合,宋希濂力大气盛,反败为胜,把大锯又给拉回来了。

我军第三轮进攻:

我军与日军在龙陵城下来回拉锯,反复争夺,正当缅甸战场风云变幻之时。在缅甸中部,6月底~7月初,日军第15军向印度英法尔的进攻已经以失败告终,日军被英军赶出了印度。

再从英法尔逃回缅甸的途中,大批日军士兵病死饿死,路上遗尸无数,其惨状堪与1942年中国军队败退缅甸丛林相比。

英法尔之战,日军共有5万多人战死或病死饿死,狂妄的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和第15军军司令官牟田口,均因战败被撤职。

在缅北,日军第18师团被中国驻印军包围在孟拱河谷,濒于覆灭。

英法尔作战和缅北作战失败后,7月2日,日军南方面军下令,变更缅甸方面军作战任务,解除其在缅甸中部和南部的作战任务,集中兵力在怒江西岸地区及缅北,摧毁中国军队打通中印地面交通之企图。

日军在缅甸中部和缅北均告失败后,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在怒江西岸挡住中国远征Y部队的攻势,以阻止中国和印度地面联络。

于是,新上任的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木村兵太郎,把目光全部集中到滇西,并且把刚从马来西亚赶到缅甸的第2师团主力,紧急派到滇西,增强给第33军。

根据南方军和缅甸方面军的作战意图,7月上旬,第33军军长本多政材制订了代号为“断作战”的计划,要点是:

“军将主力集中于芒市周围,在龙陵方面击灭云南远征军之主力后,前出至怒江一线,切断中印联络路线。

第56师团要长期保持目前态势,在扣住云南远征军的同时,准备今后的攻势。

第2师团首先集结在南坎附近,构筑工事,以佯攻欺骗敌人,待主力集中完毕后,利用夜间一举跃进芒市方面,与第56师团一起准备今后攻势。

在第56师团与第2师团准备完毕后,尽快攻击龙陵周围。”

日军将领全是冒险家、赌棍,赢时眼红,输了更眼红。

在颓势中,本多政材拟定的“断作战”,企图集中2个师团以上兵力,在龙陵地区击垮宋希濂,进而解腾冲、松山之围,最终粉碎X、Y部队会师缅北计划。

所谓“断”,一是切断滇缅路,二是阻止我X、Y部队会师。

这是一步凶棋。

日军“断作战”计划将龙陵作为战场重点,这就注定了在龙陵这个小丘陵地内,我军与日军的恶战将会愈演愈烈。

缅甸日军孤注一掷,倾尽全力投入“断作战”,日军援兵源源开向龙陵战场。

第56师团之第146联队从缅北撤回归建,从日本本土和台湾派来的2200多名补充兵到达龙陵后,被充实入第56师团。

原在遮放的第56师团一支约1000人的机动兵力,迅即赶赴龙陵。

第2师团师团长冈崎清三郎中将率领的师团主力共2个半联队,正昼夜兼程向南坎、芒市、龙陵之线进发。

第33军军长本多政材已经把军作战指挥所,从缅甸境内前移至芒市,日军摆开架势,准备在龙陵与中国远征军决一死战。

此期间,中国驻印军X部队与中国远征军Y部队,与日军的战斗正进入最紧张阶段。

在缅北,中国驻印军正全面围攻密支.那,密支.那指日可下。中国远征军Y部队在腾冲和松山的作战,也到了最后关头。

龙陵作战的成败,关乎缅北、滇西作战全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要求尽快结束龙陵作战,打通滇西和缅北的通道,粉碎日军的“断作战”计划。

为此,中国远征军Y部队急速向龙陵增兵,先后将第5军之第200师、第54军之第36师派到龙陵。

不久,松山作战结束,荣誉第1师主力也移师龙陵,龙陵四周,我军兵力骤增,除了原有4个师,又新增了3个师。

尤其让日军心惊肉跳的是,新增的这3个师,都是他们的死对头。

一个是第5军之第200师,当年在同古城下,曾让日军撞得头破血流。

另一个是第36师,1942年夏,当日军“扫荡”缅甸,正向滇西长驱疾进时,在惠通桥头,遭第36师当头棒喝,日军因此没能跨过怒江。

再一个是,在昆仑关重创日军的荣誉第1师。

日军倾注全力发起的“断作战”,与7月中旬~9月上旬全面展开,这同时也是我军进行的第三次围攻龙陵之战。

7月中旬,敌军首先调集在龙陵、芒市地区的第56师团兵力,集中突击龙陵南侧放马桥山我新28师阵地。

我军奋起反击,将敌击溃,后我军第87师、第88师、荣1师部队,主动向敌发起进攻,分别攻占蛇腰坡、广林坡、老东坡等龙陵外围阵地。

我军乘胜反击,向龙陵城区进逼,经连日激战,至8月23日,我军攻占城区文昌宫、余家寺、钟山、张家寨等要点。

8月下旬,日军第2师团增援部队到达龙陵,日军拼尽全力,又发起新的更加疯狂的进攻。

日军第2师团成立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先后参加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日本侵略军的骨干和中坚,曾为日本帝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此次他们作为生力军,从马来西亚赶到滇西战场增援,师团长冈崎清三郎踌躇满志。

但是在龙陵战场,他的头一脚就没能踢出去。

9月3日,冈崎清三郎师团长以2个大队兵力,突击龙陵东侧小松山顶峰我第76师阵地,遭到我军顽强阻击。

日军苦战3日,突入主峰阵地一角,但马上遭到我军火力反击,突入阵地的日军全部战死,阵地又回到我军手中。

小松山进攻受挫,第2师团只好绕过小松山,向北发起进攻,但是在小松山以北的一山、二山、三山等高地,第2师团又遭到第71军第87师部队迎头痛击,师团长冈崎清三郎气得直跺脚。

我军正在公路东侧痛击第2师团,可是在西侧,日军第56师团突破了我军新39师和荣誉第1师的阵地,龙陵西侧分哨山等高地被日军攻占。

日军继续向龙陵增援,吉田四郎大佐指挥的第49师团第168联队到达战场。

9月13日,日军发动全面攻势,战斗在第87师华坡阵地、荣誉第1师南厂阵地、第76师山头寨阵地全面打响。

一时龙陵外围,炮声震天,杀声动地,我远征军官兵坚守阵地,以密集的火力回击日军。

龙陵城下的激烈争夺,在雨季继续进行。

至10月底,我军在先后攻克了密支.那、腾冲、松山等日军要点后,开始集中全力投入龙陵作战。

10月31日,我远征军向龙陵守敌发起最后的总攻。

我军共投入了5个步兵师和400多门火炮,在美军飞机的支援下,向守敌发起摧枯拉朽式的攻击,日军精疲力竭,损兵折将,丢盔弃甲。

11月2日,我军终于完全占领龙陵。

龙陵之战,从6月5日打响,到11月2日结束,历时近5个月,我军先后投入7个师以上兵力,敌军投入2个师团兵力。

我军毙伤敌军1万余人,俘虏200余人,我军损失2.8万余人。

这是滇西反攻作战中,时间最长、投入部队最多、我军战果最大的一次战役。

这也是滇西反攻作战的最后一场大战。

至此,滇西地区的日军主力基本上被我军歼灭,日本缅甸方面军拼尽最后的力气发起“断作战”宣告挫败,而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在中国远征军的脚下不断向前,一路“畅通”。

--参考书目《中国远征军缅甸、滇西抗战秘录》陈立人著

滇缅公路【第165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