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吴圆生

初夏时节,修水县庙岭乡1200亩杨梅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期,一颗颗鲜艳欲滴的杨梅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

从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高空俯瞰,绿意葱葱的千亩杨梅基地绵延起伏,苍翠交错,蔚为壮观。

连日来,在庙岭杨梅基地,前来采摘杨梅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带着朋友或是家人、小孩,提着篮子,穿梭在杨梅林之间,亲近自热,寄情山水,沉浸式体验采摘带来的乐趣。

“我几乎每年都会来这里摘杨梅,这里的杨梅甜度很高,一点都不酸,这里空气也很好,是一个非常好的放松方式。”游客韩思思一边采摘杨梅,一边向记者介绍。

庙岭是修水的水果之乡,境内种有水蜜桃、柑橘、杨梅、枇杷等多种水果,其中东魁杨梅更是深受消费者喜爱,“果香庙岭”品牌在附近十里八乡已经家喻户晓。这里的杨梅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原来好品种才是关键。郑仲营是浙江人,今年是他在修水种杨梅的第13个年头,目前基地有50亩杨梅,由于他种植的杨梅个头大、甜度高,在杨梅成熟前15天,郑仲营就会接到“老顾客”提前预定的杨梅订单。他向记者介绍,他种植的杨梅品种是东魁杨梅,是从浙江引进的优质品种,采摘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果色紫红,肉柱较粗,果汁含量为74%,甜度达到了13.5%,酸含量仅为1.35%,深受消费者青睐。

“我们这里主要以游客上门采摘为主,刚上市的时候卖20块钱一斤,今年的产量大概就是10万斤左右,年产值七八十万,除去人工工资以及各种成本,一年大概有60万左右利润”。修水杨梅种植户郑仲营告诉记者。

近年来,当地依托资源禀赋,加快“两山”转换通道,不断释放绿色“红利”,大力发展杨梅、黄桃、猕猴桃等特色水果产业。截止目前,当地种植杨梅1500亩,预计今年采收杨梅60万斤,实现总产值近1200万元,为农民增收、农林增效提供了“新路径”。

审签:郑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