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但是,如果食品安全出了问题,那就相当于把天捅了个窟窿,这问题可就大了。

因此,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加以管理。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似乎依旧“任重而道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我国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的食品居然被外国机构检测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出口到新加坡的“新疆薄皮核桃”居然被新加坡有关部门检验不合格,随后这批“新疆薄皮核桃”就被原路退回;

与此同时,我国出口到日本的食品中也检测到了超标的化学添加剂,随后涉事企业也被日本官方列入了“黑名单”,货物也原路退回中国。

新加坡和日本都在中国出口的食品中发现了问题,这可不是偶然因素了,而是侧面揭露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依旧存在大问题,这相当于是打了中国的脸,沉睡的东方雄狮该醒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在最近的这次食品出口问题中,新加坡和日本的食品检测机构都在中国食品中检测到了过量的甜蜜素。

甜蜜素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它的剂量必须符合在某个范围内,绝对不能超标,否则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此,国际上对于甜蜜素这种化学添加剂的规定剂量是:每天每千克体重不超过11毫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摄入大量的甜蜜素,例如各种碳酸饮料中,我们都可以在食品添加剂一栏找到甜蜜素的存在。

另外,在水果罐头和果汁等饮品里,也存在大量的甜蜜素。

因此,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摄入大量的甜蜜素,这甜蜜素一旦在身体累积起来,那问题可就大了,身体会经常出现各种奇怪的症状,有时候就连医院的医生都对奇怪的病症毫无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大都是因为摄入了过多的食品化学添加剂导致的。正所谓“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2

既然摄入过量的甜蜜素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那么为什么不禁止甜蜜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呢?其实,甜蜜素顾名思义,是具有调味作用的,它可以让食品吃起来更加甜。

可是,蔗糖也很甜啊,为什么不用蔗糖代替甜蜜素呢?其实,说起甜度,蔗糖的甜度还真比不过甜蜜素,据有关资料显示,相同单位下,甜蜜素的甜度可是蔗糖的30-4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甜蜜素在甜味剂中才是龙头老大,蔗糖的甜度跟甜蜜素比起来,简直弱爆了。鉴于此,甜蜜素只得作为严格管制的食品添加剂,而不能彻底禁止。

甜蜜素是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的化学实验中被无意发现的,由此甜蜜素开始充当了很多食品中的甜味剂。

但是,美国科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通过小鼠实验检测得出,那些吃掉含有甜蜜素食物的小鼠患膀胱癌的概率比正常对照的小鼠要高很多。

同时,还有科学家指出,肠道消化甜蜜素的时候,甜蜜素会转变为环己胺,而环己胺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这会给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在众多科学实验的质疑下,美国食品部门立马对甜蜜素进行了严格的管制,甚至直接干脆禁止在某些食品中使用甜蜜素。

3

当然,这次新加坡、日本召回中国的出口食品,并不单单是甜蜜素超标,其它的食品化学添加剂,例如安赛蜜居然也超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中,甜蜜素可谓是“榜上有名”,被列为三级致癌物。

因此,虽然国际上规定了食品中甜蜜素的最大剂量,但是还是有很多国家对甜蜜素是下了禁令的,一点都不允许添加,例如美国、英国、日本等。

新加坡对于甜蜜素的限制稍微宽泛一点,只允许在坚果中使用甜蜜素,不允许在其他食品中添加甜蜜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次新加坡召回的“新疆薄皮核桃”,甜蜜素虽然可以添加,但是它的剂量明显超标了,这一点就给中国的很多食品制造商敲响了警钟,也给广大消费者提了一个醒,那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依旧任重而道远。

生活中,甜蜜素只是食品添加剂的其中一种而已,还有很多其他同等可怕的食品添加剂,例如,为了使得食品变得更加好看,增加消费者的食欲,有些商家会添加着色剂,而且还是掌握不好分寸的那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还有一些商家为了让食品保存得更加长久,他们会在其中添加一些防腐剂,例如方便面、饼干、罐头、火腿肠等食物中,就存在更大剂量的防腐剂。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食品添加剂,这些食品添加剂肯定对人体是有害的,我们需要睁大眼睛,多吃绿色食品,提高安全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单单需要官方的努力,也需要广大消费者的监督和举报,这样才能够促进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很多其他的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有着严格的规范,一旦发现食品制造商过量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剂,那么等待该厂商的肯定是被罚得倾家荡产,不给他们任何继续危害社会的机会了。

针对这一点,我国也可以参考一下,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此突出的今天,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奸商用“重典”,以儆效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一次,我国出口到新加坡、日本的食品都被集中召回,并退回我国,这真的是奇耻大辱,算是丢人丢到国外了,太“打脸”了。

我国有关部门也应该对那些涉事企业进行整顿了,毕竟连出口到外国的食品他们都敢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那么他们生产的那些流通在国内的食品呢?

食品添加剂问题肯定存在,只是没有被我们自己检测出来而已。希望这次“打脸”能够打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