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家小朋友最近遇到了社交新课题。

他在幼儿园有个特别喜欢的小哥哥,天天跟在人家屁股后头玩。

人家要是不跟他玩,他肯定不高兴,回家就得找我倾诉委屈。

结果,就这么一个“崇拜”的对象,某天被DD发现了随地吐痰。

接他放学的时候,小朋友就跟我说起:妈妈,我今天看到XX在地上吐痰了。

我心想,这是觉得对方行为“不文明”,不喜欢他了?怎么颇有一种偶像塌房的既视感。

便问了问:你觉得他做的不对,是吗?

小朋友:嗯,随地吐痰是不好的行为...

我:那你是不想跟他玩了吗?

小朋友:...(沉默),我不会跟他一起吐痰,但我还想跟他玩。

嘿!也没那么有原则嘛。

不过,玩笑归玩笑,今天是要正经聊聊两个社交问题的:

1、不喜欢孩子的某个朋友,担心他被带坏,父母要不要干预?

2、好朋友、邻居、亲戚关系家的娃,跟孩子吵起来,不想委屈也不想尴尬,怎么干预?

情况1

孩子交了“坏朋友”,父母要不要干预?

社交不管是对娃还是对妈,永远都是头等大事。

作为父母,一方面,很希望孩子多交朋友;另一方面,又生怕孩子交到“坏朋友”。

说“坏朋友”也并不准确。

主要是对方身上有一些不那么好的品质,譬如,说脏话、撒谎、脾气暴躁,或者必须听他的、不经同意乱占别人东西...

实不相瞒,小朋友这些年的交友过程中,以上几种都遇到过。

作为父母,当然会在意,更会担心:

  • XX总说脏话,小朋友跟他一起玩,该不会也被他影响吧;
  • 总跟小朋友在一起那个伙伴,特别暴力,动不动就动手打人,小朋友万一也学着这样怎么办?

甚至,早有家长已经忍不住插手了:你看那孩子总XXX,TA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要跟他一起玩了!

心情我能理解,但我还是建议:先别急着干预。

首先,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高光部分,不可能全是缺点。

从你成人视角来看,对方可能有些“问题”。

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看到的,也许是另外的层面,极有可能就是那个闪光点!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能跟对方玩到一起,一定是对方身上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

尤其咱自己娃这个方面还比较欠缺的话,就更容易被吸引。

譬如,孩子有点胆小内向,不敢表达。

那么,那个在你看来不守规则、总爱捣乱的娃,在他眼里,却是那么的勇敢、那么的敢于质疑和挑战。

那他就会慕这一方面的强,愿意跟对方交朋友。

换个角度想想,咱们自己的娃,也不一定全是优点嘛。

身上多少也存在一些别的家长在意的小毛病,但这不耽误有些孩子喜欢他,不是吗?

次,孩子是有自己价值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