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接到客户的职位需求时,都会先在公司人才库里搜索下,年龄这块的范围往往是30-40岁,范围当然会根据职位的不同调整,但下限是28岁,上限是45岁。

28岁是本科毕业后工作4-5年的样子,业务上独立没问题。45岁是已经工作二十多年的职业人士,优秀的早已是各行各业的CXO甚至VP以上职务。

你有没有想过超过45岁后以什么谋生呢?可能很多人觉得我想多了,45岁离我们现在还有10多年了,到时候再考虑吧,再不济自己创业,去开个小店吧。我身边真有不少人就是这么回答的。

我看到有个统计数据,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7年,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我们的职业生涯差不多是40年左右。如果你一毕业进入一家刚成立的公司,它后来成了世界500强,然后它在你退休那年倒闭了。

所以大多数人不可能一辈子在一家企业工作,我们这一生会换好多次工作。华为清退35岁以上员工的新闻曾一度在朋友圈刷屏,更是让这种中年职业危机提前了好多年。

国家酝酿已久的延长退休方案(男女一刀切,延长至65岁)之所以迟迟未公布,恐怕顾虑也在延长退休年龄的同时,如何解决体制外40-65岁人士的就业问题吧。

大学生就业难,新闻喊了很多年,中年人就业难的问题,虽一直存在,却鲜少报道。若干年后,中年歧视若一直存在,中年人的就业必将成为社会的严峻矛盾。

45岁以后究竟以什么谋生呢?你是不是对这个问题也开始重视了,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

1)哪些人不用考虑这个问题。45岁前早已财富自由,财富已经够家庭用一辈子,你想干嘛就干嘛;你的职业是那些稳定的、收入高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职位,可一直做到退休。

2)提升职业素养,打造个人专业品牌。过了35岁,你挑选工作最好不以薪资、轻松为首要因素,更多考虑这份工作是否有利于未来职业甚至事业的发展。如果将来是想从事自由职业的,更要慢慢弱化公司和职务带去的便利优势,注重个人品牌的积累。

3)职业选择观的改变。“钱多事少离家近”,这是很多人的理想工作,但在企业中这绝对是被辞退的节奏。我建议大家去选择“喜欢、擅长、能创造价值”三合一的工作,哪怕一开始薪资很低,但这绝对是一份长期靠谱、能带去财富的工作。

4)职业不是谋生的唯一手段。不要想着只有工作可以带来收入,理财也可以啊,很多人通过买房、炒股等变成了百万、千万富翁,所以一定要多学些理财知识,让“钱”为你工作。其他提高收入方式还有成为斜杠人士,多具备一些赚钱技能:如有些人利用业余时间写网络小说、开网络课程,收入超过自己的本职工作。

5)关注时势变化,及时适应调整。企业普遍认为年纪大的人思维比较固化,不如年轻人有创新思维。无论到了哪个年纪,都不能倚老卖老。世界有了互联网后,变化很快,要适应变的节奏,多学习并使用一切能让自己进步的。

担心未来会发生的危机,不如提前想到,并开始行动起来,做好准备。真到了那个年纪,估计根本成不了你的问题。

希望听听大家的想法,在文末多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