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洪秋婷

“需要我们居委会、需要我们党委做什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社区居委会主任、党委书记唐冠强常常这样跟社区群众说。

近年来,大龙社区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下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深化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不断带动并扩大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夏季的广东,雷雨暴风天气频发。一天,唐冠强的手机收到镇三防指挥部发来的“雷雨大风黄色预警”通知。事不宜迟,他第一时间将预警通知转发到社区党委下面的4个网格党支部微信群中。群内有15名骨干社区两委成员,还有小区书记和物业管理委员会书记。

“我们都是党员,迅速联动起7个小区党支部,在大龙社区的113个楼长群内转发预警通知。”唐冠强说,社区内楼长、联络员优先由党员志愿者担任,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在特殊时刻,着重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的先锋带头示范作用。楼长们收到微信后,迅速转发到各自对接的“楼栋群”,不到10分钟,预警通知就覆盖了大龙社区3300多户居民。

此时,天空乌云密布,暴雨即将来袭。唐冠强观察到居委会旁的小龙涌水位正在快速上涨,很快突破了警戒线。

“不好!这样下去水很快会倒灌附近富怡三区,有450多户居民将会直接受到水浸的威胁!“唐冠强带领社区党委,联动4个物业管理委员会党支部和1个业主委员会党支部,在楼栋微信群和物业群内发布提醒,通知业主快速转移地下车库和地面低洼处的车辆,避免被水浸;同时,楼长和居民党员代表也纷纷联动,逐一上门入户,通知一楼低洼处的住户,重视电器安全,及时把家里电闸关闭,提前把电器抬高,照顾好家里老人小孩。

强降雨倾盆而下,雨势逐渐变强。“我要去趟一区502!张婆婆一个人在家,行动不便,她老人家会紧张害怕的!“说话间,大龙社区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队员黄少敏就冲进雨里。“我去敬老院,那附近地势低,水位很危险!” 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队长周小秋带着6名队员,刚刚帮业主疏散完车辆,又迅速出动。

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伍是大龙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一支重要的社会组织力量。退伍老兵们冒着大雨在小区敲铜锣鼓,步行巡逻,检查小区各处安全隐患。“目前大龙社区共有150名退役军人,其中35人都参与到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中。”唐冠强说。

“我们社工机构对社区事务参与度很高,根据平常走访时掌握信息,我们建立了社区困难群众摸底名册,包括低保户、困难户和孤寡老人等等,一旦发生突发雷暴雨天气,社工一对一上门跟进联系。”陆悦仪是大龙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大龙社区片区的6名社工围绕社区居民需求,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进行困难群众精准帮扶的兜底服务,同时,还组织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友好型社区氛围的建设。

自“五社联动”项目开展以来,大龙社区共盘活、培育与孵化16支社区社会组织,在册志愿者1650名,短期内培育起一大批可以参与社区治理的多元力量。

“例如凤凰花志愿服务队提供心理咨询公益服务,大龙社区舞蹈队组织舞蹈表演、文化学习和反诈宣传等活动。”唐冠强介绍说,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日常生活,还能带动居民融入社区、互相熟络,拉近了邻里距离,让辖区居民有归属感,让社区更暖心。

“在党建引领下,‘五社’要素能够优势互补、积极合作、各显神通。”唐冠强介绍说,在动员社会慈善力量方面,社区基金成立3年多来,共募集社会慈善资源34万元,解决了加装老人楼梯扶手、改造兵乒球场、安装小区监控等问题,受惠群众达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