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柴葳)为切实加强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聚焦“五育”并举、数字赋能心理健康教育,日前,以“艺体育心、守护情感、赋能成长”为主题,2024年北京市心理教育创新实践展示交流活动走进中关村第一小学西二旗分校。展示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关村第一小学西二旗分校承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 供图

“在体验环节遇到一个四年级女孩,我问她,能不能期待每天都是好心情,不要坏心情?她说那不可能,情绪是复杂的,你很难都是好心情。然后向我介绍如何把控负面情绪,培育积极情绪,展现她对情感的认同和理解。”北京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表示,这种认知是一个非常高层次的思维,体现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校长梁小红认为,小学阶段是挖掘儿童潜能、培养儿童可塑性的关键时期,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服务的难点之一在于需求与回应的对接,学校通过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个环节,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个性需求都能够得到关注与回应。

活动中,中关村第一小学西二旗分校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联合成立关注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联合办公室。

作者:柴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