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家庭是温暖的港湾,但是如果你不幸生在了帝王家,厮杀得最激烈的,反而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

权力迷人眼,在权力面前,兄弟,父母,都是厮杀的工具人,这一现象在唐代尤为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夫妻之间,兄弟之间,父母之间,都在为权力而争斗,如果要将唐代的宫廷权力厮杀这么激烈找寻一个原因的话,大概是因为唐代从建国开始,就没有开一个好头。

李渊作为唐代的开国皇帝,最后是被自己的儿子逼迫退位的,并且在退位之后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所以,李渊的晚年,都经历了什么呢?

玄武门之变

世人都说:比皇帝更危险艰难的是东宫太子,这话要是被李渊听到了,估计会生气的表示:比皇帝更难更危险的明明是太上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渊作为出身关陇贵族世家,在隋朝的时候非常受隋文帝的重视,只可惜隋文帝没过多久便去世了,新上位的隋炀帝喜怒不定,让李渊如履薄冰。

本来隋炀帝对李渊并没有什么杀意,但是后来一个相面人给隋炀帝说了一条预言,务必杀死所有李氏族人,因为“李氏当为天子”。

任何手中拥有权力的人,都无法忍受这种威胁,侧畔之下哪容他人酣睡,于是隋炀帝开始疏远李氏一族,并且开始打压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没有野心的李渊,也不得不为自己和家族的未来着想,很多人说李渊早有谋反之心,从他儿子的名字就能看出来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朱元璋乞丐能当皇帝,靠的是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李建成对应高筑墙,建功立业雄霸一方,然后苟发育;李世民对应广积粮,爱护人民,形成强大的后备力量。

李玄霸对应缓称王,天地玄黄,玄即可解为天,也可解为天地之下第一,先建功立业,再爱民如子,然后称霸天下。李元吉的元吉为最初的吉祥,开国大吉。
这名字起的不仅好听,通顺,寓意全是谋取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那个时候的李渊恐怕没这么多想法,他只需要够怂,才能在杨广的手下活下来。

隋炀帝自己的统治天怒人怨,很快迎来了灭亡,李渊这时抓住机会,领兵直取长安,后来更是自己取代隋朝,建立了唐朝。

这样一位在政治上纵横裨益,在战场上横刀立马的人,儿子自然也很厉害。李渊的妻子窦氏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儿子早夭,剩下三个儿子斗争愈加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儿子李建成是为太子,在李渊起义的过程中负责后方的稳定,处理政务;而亲王李世民则更多在战场建功立业。

因为战场上的所向无敌,秦王李世民的威望越来越高,威望逐渐超过太子,这个时候李渊却没有及时地发现儿子之间的问题,他的优柔寡断让矛盾愈演愈烈。

李建成感受到威胁之后,极力拉拢父亲的宠臣和宠妃,让他们吹耳边风;而秦王这边则聚集了有才识的大臣武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世民遭受各种谗言封诽谤,最后终于奋起反抗。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秦王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入朝,并且在玄武门安置下埋伏。

这件事并不是完全密不漏风,有宫中嫔妃感知到了事情危险,托人告诉太子有危险,但李建成则没有在乎这通救命警告。

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俩到达埋伏地点,他们察觉出了问题,大战一触即发,李元吉本想先下手为强,向李世民连射三箭,都没有射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激烈的战斗,李世民最后一箭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夺取了最终的胜利。

大战发生的时候,李渊在宫中岁月静好的划船,等他看到一身战甲手握长毛的尉迟恭的时候,李渊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李渊明白现在他为刀俎,自己是鱼肉,自己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所以他很丝滑的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李世民,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渊幼年丧父,所以他并不懂父子之间该如何相处,这直接导致李世民也不太会跟自己孩子相处,为后来的很多事埋下了祸根。

说回李渊,他是真心想对孩子好,甚至想每个儿子女儿一碗水端平,这份优柔寡断导致了后面的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李渊当上太上皇之后,过得怎么样呢?

宫女退休

李渊退位之后,居住在太极宫,没有了案牍劳形,他的日子过的很舒服。退休之后李渊开始享受生活,吃喝玩乐,美女环绕,专注于家庭生活,主要是生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个原因,宫中的宫女也越来越多,唐朝的宫女不像清朝的宫女,清朝的宫女是有出宫时间的,但是唐朝的宫女,基本就是一辈子呆在里面了。

白头宫女在,闲话聊玄宗并不是特殊情况,而是一个普遍现象。

关于宫女的在宫中的生活质量,一个事实就可以证明:唐中宗李显性格温和,元宵节的时候和自己的妻子韦皇后出宫去看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是美景美人,李显的心情很好,于是便顺水推舟下了道命令,让宫中的宫女也出来看看灯,解解闷。

在宫中无聊的宫女得到这个机会,都出门去看灯,阔别已久的自由,让不少宫女就此逃走,没有再回到宫中。

而且不是所有的宫女都有机会面圣,都有机会成为妃子,不少宫女就是孤苦一辈子,而且相当于皇家要养这么多人,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员看出了李世民的不满,于是上文:“太上皇宫及掖庭宫人,无用者尚多,岂惟虚费衣食,且阴气郁积,亦足致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