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为有什么事情是违法的。”说这句话时,吴志剑已经潜逃两年了,两年后,也就是2003年他在北京落网,锒铛入狱。

他可能已经忘记了,曾经他就职于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也是一名公检法战士。他也曾写出《黑影》、《白金杯》这样的电视剧,弘扬人间正义。

自1985年下海经商,据不完全统计,10年时间,吴志剑集团资产28亿人民币,个人财产12亿,高居湖南首富的位置。

然而,这位“首富”,最终以合同诈骗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判入狱17年。两年后保外就医,吴志剑在深圳玩起“空手套白狼”,非法销售所谓的原始股票。

这个巨大的骗局,坑了127人,骗得人民币6250.254万元,包括香港明星陈百祥的4000万港元。

2009年,吴志剑因涉嫌非法经营,再次走上法庭。前后行骗20多年,屡屡得手,吴志剑的骗局有何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偶然的倒买倒卖 开启行骗思路

1960年,吴志剑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父亲是任县文化馆馆长兼国家曲艺协会会员,母亲也多才多艺,书香门第。

后来,家庭境况急转直下,当时的吴志剑只有6岁。

6岁的小男孩,没有被生活的困境击倒,他每天都去大街上捡烟蒂,换取米粉来糊口,初中没毕业,他就下乡到了慈利。

尽管物质生活很贫瘠,但是吴志剑爱上了阅读,文学作品,给了他丰富的精神养分。

后来,他应征入伍到广东,训练之余,他将阅读的养分,转化成写作的动力,用写作打发业余时间,在内部刊物上发表了很多作品,是个小有名气的“才子”。

沾了文学写作的光,退伍后,吴志剑回到常德,在公安局中谋得宣传岗位。期间,他写下《白金杯》、《黑影》两部剧本,被拍成电视剧搬上荧幕,弘扬人间正气。

令人唏嘘的是,一个曾经的军人,一个公安宣传干事,最终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5年,吴志剑从公安系统辞职,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吴志剑的命运,有了更多选择,有选择是好事,也未必是好事。

辞职以后的吴志剑干了不下十桩买卖,最开始,他投入自己辛苦写稿赚的2000元稿费,办了一个养鸡场,人算不如天算,来了鸡瘟,养鸡场干不下去了。

随后,他与某县广播局合作办起了广播公司,由于对方中途退出,再次以失败收场,吴志剑又干起了水泥制板厂、歌舞厅,也失败了。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吴志剑决定离开常德,南下深圳,寻找机会。身上只有800元钱的他,闯深圳的起点就是捡易拉罐,没地方住的时候就住厕所。

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发现深圳物资公司所属的华东商场负债累累,就提出承包下来。

这一次,运气站在了他那一边,聪明好学、吃苦耐劳的吴志剑,3个月就还清了华东商场的欠债,半年净利17万元。

华东商场的事情之后,吴志剑对自己的经营才能有了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之后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贷款500万,买下一家彩印厂,经营4个月以后,以1100万的价格卖出,净赚600万元。这是吴志剑第一次尝到了倒买倒卖的甜头。

彩印厂的事情,成为了吴志剑创业路上的一次分水岭。

他曾是那个埋头拾取烟蒂的少年,是那个辛苦挣稿费的文学青年,他也曾是那个可以睡厕所的“深漂”,还是屡败屡战的创业者。

但是,命运的一夕眷顾,不仅没有激发他的感恩之心,倒是令他学会了投机取巧。

就在他最“春风得意”的那几年,《科学投资》曾经将吴志剑归类为热血型/冲动型创业的典型人物,称在他的创业经历中,赌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彩印厂之后的一年,吴志剑以300万买下深圳国贸大厦三层,办起了食品厂、真皮加工厂、敷铜板厂,他也想通过实体创业,积累财富,但是很快就又转到了倒买倒卖的道路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拍卖多张出租车牌 重复抵押贷款

吴志剑第一次入狱以前,在深圳的企业是政华集团,当时的政华集团表面上看着风光无限。

1992年,吴志剑在深圳盖起一幢28层的豪华大楼作为公司总部,彰显政华的实力。

政华集团表面提倡“多元化发展”,从食品、轻工到房地产、贸易;从交通、金融到高科技产业,应有尽有。

相关资料显示,发展鼎盛时期,号称拥有100多家下属公司,员工1.5万人,资产28亿元,数十家实业公司遍布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国、澳大利亚。

1994年,吴志剑还曾获得“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期间,“致富不忘家乡”,吴志剑投资3000万港元,协助湖南湘南酒厂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2000年,吴志剑以个人资产1.15亿美元,位居中国大陆富豪榜第26位,湖南首富。然而,“虚假繁荣”之下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8年深圳市首次拍卖出租车运营牌,吴志剑拍了28张,随后他开始不断拍卖出租车运营车牌,并组建了4家小汽车公司。

当时深圳出租车牌照使用期限五十年,且转让无限制,转手价人民币40万到80万不等,这给了吴志剑钻空子的机会。

曾供职于政华集团的老员工透露,最多的时候,政华曾拥有478张出租车车牌。

这4家小汽车公司和478张车牌,才是政华集团“最实际的资产”,而所谓多元化发展出来的产业,其实没有实际产出,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这像极了他后来成立的那家,所谓和“中国卫通”关联的公司,表面经营通讯设备,其实就是非法销售股票。

吴志剑当然最了解自己的“家底”,于是他几乎对这些资产做了最充分、最彻底的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2年12月至1997年5月,不到5年时间里,4家小汽车公司自身贷款共11笔,总计人民币4亿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些贷款过程中,4家公司以205张车牌作为抵押。

不止如此,这4家小汽车公司,还提供信用担保和实物抵押,为政华等9家关联企业贷款,担保金额2亿多人民币。

这部分抵押的实物,绝大多数也是出租车车牌,数字竟然达到580个。

前后抵押车牌总数达到785张,远远超出了478张的实际拥有量,显然,政华集团的所有车牌进行了重复抵押。

同时,这些车牌又被吴志剑辗转出租、出让,当地许多人不清楚其中门道,几乎人均被骗几十万,凄惨至极。

更过分的是,他连自家汽车公司的员工也不放过,以“融资”之名下套,诈骗200多名员工,金额高达1.02亿元。

这也是吴志剑第一次入狱的原因,2003年被判17年刑期,咎由自取。

直至他入狱,吴志剑湖南家乡的那家酒厂,也不曾见到他投资的3000万港币,负责人说:“就连30万也没看到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非法销售股票 骗取8000万

2006年9月11日,吴志剑保外就医,出狱后,他盯上了资本市场。

吴志剑在深圳成立了博大晶深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神舟联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表面上从事通讯设备的生产。

其实,他早已将目光瞄准了资本市场,他们非法销售HK0376股票。

“我有内幕消息,帮你买HK0376的股票,稳赚!”内幕在资本市场的骗局里面,像是一个致富的密码。

人们深以为,致富必须依靠某种神秘的信息优势,因此跟着有内幕消息的人购买股票,一定稳赚不赔。那么,人们又凭什么相信吴志剑的“内幕消息”呢?

吴志剑用了极短的时间,就做到了“内幕”的高端配置,他先后成立了中国神舟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讯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卫通网络通信投资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在深圳市福田区寸土寸金的财富广场、光大银行大厦等高档写字楼,租下办公地点。

他们对外宣称,这些公司同属于一个集团,而这个集团从属于“中国卫通”,也就是原中国卫星通信集团。

原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在中国航天领域的位置及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

为了让大家相信,这家公司的确与中国卫通有着真实、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的办公用品上印着“中国卫通的字样和LOGO”,就连一次性纸杯都没有放过。

吴志剑本人与公司高管的配车都是凯迪拉克、奔驰等高档车。对于招聘入职的员工,他们还展示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网络增值服务经营许可证”。

有一位曾供职于吴志剑集团的高管,回忆道:实际上,这些数字和经营许可证都是假的。然而,不知内情的群众,看到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公司,趋之若鹜。

以至于后来吴志剑在法庭上,非常嚣张地说:“我没有非法销售HK0376股票。都是朋友找上来,我们不帮忙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

他还狡辩:“当时香港的朋友,找我帮忙找关系买点HK0376的股票,但后来是江泽鹏(吴志剑公司董事会的成员)找关系买的。一开始计划买3000万股,后来经中间人介绍,找到陈百祥,陈百祥一人就买了4000万港元的股票。”

对!他讲的香港朋友之一就是陈百祥,他们不止编织了中国卫通这样一个精致的大背景,还请来香港明星陈百祥撑起这个名场面,这一切都不是偶然。

当年审理这个案子时,吴志剑公司其中一位涉案人曾说道:“陈百祥在香港股票市场是出名的大炒家,本身也是多间上市公司的创始人。”

就是这样,陈百祥被他们盯上了,事发以后,很多群众以及“亲朋好友”堵在法庭门口,“如果不是陈百祥,我们也不会买这个股票,明星效应嘛。”

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不到一年时间,所谓的“集团董事会”通过非法销售股票,他们获取人民币5000万元。

寸土寸金的办公地址、伪造的国家背景的集团公司、请明星入伙,吴志剑设计了这个精致的骗局,引导不知情者入坑。

百姓需警钟长鸣,因为骗局层数不穷,除了非法销售股票,吴志剑还委托陈百祥在香港“买壳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用骗来的8000万 买壳上市

骗子的底层逻辑都是“空手套白狼”,吴志剑也不例外,不得不说,吴志剑在这方面天赋异禀,一套连一套,是个连环套。

吴志剑集团用中国神舟和深圳神舟的名义,在香港买壳上市,从那天开始,他们大量发行销售中国神舟公司内部原始股。

当吴志剑作为第一被告,在深圳市福田法院受审时,头发斑白的他,表现得从容淡定。

他先是说:“我只是为了帮帮原来政华的兄弟。”政华集团,是吴志剑2003年第一次入狱以前的企业。

按照他的说法,2006年保外就医后,看到政华的老员工生活得很困苦,于是想办法帮助他们。

即使在法庭上,也没有卸下伪善的面具,帮助他们的途径是什么呢?就是让他们认购“原始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他又辩驳:“我们也没有到处宣传,只有朋友才能买到我们的股票,很多人想买我们的股票,还不一定买得到,100个人里面,99个人买不到。”

吴志剑傲娇的口气,也是骗子最惯用的戏码,骗子的套路、演技,做成了完美得不容置疑的骗局,从而骗不知情的群众、骗旧部下、骗新员工,一骗到底。

曾经的员工回忆,起初,包括吴志剑在内的几个集团主要人物,故意透露公司“上市”的消息,并称可以购买“原始股”,效果并不理想。

接着,他们开始动员大家,并称公司上市以后,股票会上涨20倍,据他们介绍,时间不会长,也就是半年,半年公司就会上市。

用半年的时间,赢得20倍的回报,是一件值得的投资,甚至是改变命运的机会,通过认购“原始股”,极有可能实现人生的“第一桶金”。

就是这样员工们纷纷倾其所有,认购原始股。其中一名员工,2007年10月,用全部14万元积蓄,购买了20万股神舟公司的原始股,但直到2008年案发,一分钱也没拿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看到每天都有大批人来公司,要求买股票,出手就是几百万元。本来内部发行价6角多,后来涨到了1块1角。”这位员工就在7角的时候,投入了那14万元。

毫无疑问,和这位员工一样,很多人是被“抢购的盛况”欺骗了,然后,吴志剑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如何呢?

中国神舟的财务总监曹健交代,在集团工作两年,财务总监就是到处借钱,让公司得以维持,吴志剑的那一堆公司,全部算上,2年营业额仅9万元。

而这位财务总监,自己也并不十分了解公司实际运营决策。

法庭之上,她委屈地说道:“工作2年,约定的几十万奖金没有拿到,还将自己的房产拿去抵押给公司借钱”。

不得不说,吴志剑高明,就连他的财务总监明知公司账上没钱,看着公司一会儿有背景代销售股票,一会儿买壳上市,都能倾其所有抵押,为公司借钱。

别说外面不知情的人了,更加抵挡不住这种有预谋的骗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次走上第一被告席,两次被判入狱,吴志剑已经距离当初那个公安系统的宣传干事越来越远。

据相关资料显示:被告人吴志剑等人非法经营证券业务共涉及127人,收受款项金额合计人民币6250.254万元,2009年,吴志剑又被判了14年。

总结

吴志剑是个不满足现状的人,从体制内辞职,可见一斑,如果他后来果真是凭借个人努力实现创富传奇,并回馈社会。

很可惜,他没有在最穷的时候沦陷,却在越来越富裕的道路上,滋生了更大的贪念。

人性是复杂的,爱好文学、积极创业和屡屡行骗这些都是吴志剑,但哪一个侧面都不能完整地诠释吴志剑。其实,人人都有善、恶不同的潜质和侧面,难以明确。

惟愿每个人都时刻保持着对法律的敬畏,对金钱的冷静,对道德的追随,锁死心里的恶兽,释放善良的人性。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