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至6月11日沿淮淮北地区降雨仅13毫米,比常年同期少九成,未来一段时间,旱情或将进一步扩大。面对旱情,如何保饮水、保供水?记者6月13日从省水利厅获悉,全省水利部门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最大程度减轻干旱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在科学研判水雨工情的基础上,根据受水区用水需求,省水利厅调度大型水利工程进行调水,合理分配水资源。5月14日至6月3日,通过淮水北调工程,分别向宿州、淮北两市供水1063万立方米和309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旱情带来的损失。5月21日,启动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开展调水,截至6月12日8时,累计经西淝河泵站引淮干水入西淝河水量约2156万立方米,经东淝闸入淮河水量约5712万立方米,经蜀山泵站入瓦埠湖水量约1793万立方米。同时,自5月份以来,累计通过茨淮新河上桥站、怀洪新河何巷闸分别引提水6600万立方米、8600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沿淮淮北地区用水需求。

当前,正处于“三夏”时节关键期,省水利厅根据灌区用水需求,全力保障灌区粮食生产安全。淠史杭灌区自5月上旬全面开灌以来,至6月7日,通过大别山六大水库累计灌溉引水7.07亿立方米,完成栽插水稻面积约560万亩。茨淮新河灌区作为淮河平原商品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6月5日起,已累计通过上桥抽水站向灌区供水5669万立方米,保障了灌区夏种用水需求。

另外,淮南、宿州等沿淮淮北地区城市全力保农业用水和“三夏”灌溉。今年5月至6月2日,淮南55个泵站开机1737小时,累计从淮河提水638.9万方用于抗旱,保障群众农田灌溉需求;5月14日至6月3日,宿州通过联合调度娄宋泵站、宿州泵站等,实施2024年度第二轮调水,共计调入水量1063万立方米,全力保证全市总体水源供应。(记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