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先动动小手给作者点个关注吧。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有多难,看看就业市场上海量的待就业应往届毕业生就知道了。

曾经是“天之骄子”的代名词,也已经是被打落凡尘,真正去体验人间的悲喜。

十五六年的寒窗苦读,没有人不想去证明自己的优秀,而现实却并不尽如人意,一个大学生“值多少钱”,从他们踏入社会的那一刻,就已经有一个“起步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教管理数据与咨询产业机构麦可思的调查报告显示,2023届本科、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050元、4683元,较上一届(本科:5990元,高职4595元)稳中有升。

一个不容忽视的指标,在于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薪酬标准,也反映出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价值判定的趋向,其结果并不容乐观。

据统计,2023届本科、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比例分别为57.8%、81.7%,在6000~8000元的比例分别为23.9%、12.1%,在8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8.3%、6.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202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比例仅为7.0%。

这样的数据,也让网友们“心碎了”,有人问,寒窗苦读十几载,就值这点钱?

一个很有的代表性的例子,那就是前段时间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格力与前董秘孟羽童的纠纷。

被格力老板董明珠寄予厚望,当“接班人”培养的孟羽童,最终以一个并不和谐的方式离开。

之后,传言她是因接私活被公司开除,而董明珠也在新员工内部培训会上对其大加指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间,孟羽童曾发文称其在格力的收入并没有网传的“百万年薪”,不过就是在五千到一万之间。

而她所负责的工作却十分繁杂,曾长达两个月没有休假,周末曾连续工作超20小时。

要知道,格力老板董明珠就是业界出了名的工作狂,她也曾在节目里自曝,工作就是她的乐趣,三十几年都没有休过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作为董明珠的秘书,被严格要求也是可能的。

这也让网友们猜测,或者是繁重的工作与收入不成比例,再加上“网红”的流量加持,才让孟羽童萌生了去意吧。

不管怎么说,孟羽童作为浙大毕业的高材生,还是在格力这种名企,她的薪资水平也说明了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用人单位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不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凭什么让企业付给你高薪。
又或者说,先问问自己为公司能创造出多少价值,再去谈让公司给你多少薪水。

其实,这俨然就是一个诡辩。

一个劳动者的价值如何,在刚入职的时候,要靠什么去判断?

难道看的不是简历,通过学历、过往任职经验、所取得的成绩来综合考量,再加上面试,来进行筛选吗?

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没有踏入过社会,你问他能为公司创造多少财富,这不是扯吗?

入职薪资,就是企业认为这个职位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如何,它在市场上能值多少钱。

说白了,只所以出现如今普遍较低的薪资水准,还是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导致的。

对于企业来说,不愁招不到人,那我又何必把薪酬定的那么高呢。

你不想干,自然有人愿意干,这就是就业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求职类综艺《非你莫属》有一期节目让人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女性求职者,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有三年工作经验,而作为BOSS团的盈科律师事务所的老板,却在现场给她开出了4000元的实习期工资。

这让主持人张绍刚坐不住了,直接现场质疑对方:什么破公司!

要知道,西南政法可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大学,它可是位列法学“五院四系"的传统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盈科律师事务所,虽然还没有达到红圈的层级,也是业界有名的律所。

作为行业知名的公司,给硕士毕业生开出4000的薪资,关键工作地点还是在北京,也难怪张绍刚会”生气”。

尽管律所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发展特点,转正独立执业后的年薪也普遍比较高,但是4000元的薪资的确不是一个好的示范。

另外,在报告中,还有一个数据值得人们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部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月收入较高(2023届本科:6642元,高职:5070元),且毕业三年后月收入(2020届本科:10168元,高职:7592元)及涨幅(2020届本科:69%,高职:64%)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而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月收入就比较低(2022届本科:4959元,高职:4218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三大经济区域来看,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毕业半年后(2023届本科:6691元,高职:5273元)、三年后月收入(2020届本科:10387元,高职:7722元)均保持领先。

这也说明了,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对于求职市场薪酬的标准制定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不管是城市还是企业,如果没有能够承纳人才的土壤,没有足够吸引力的薪酬,恐怕也很难去留住人才。

这些年来,优秀人才的外流,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的国内企业,已经习惯了使用低价劳动力,好像给员工开高薪,那就是在割他们的肉一样疼。

大学生的薪资也间接说明了目前打工人的现状,没有多少议价空间,拿多拿少全凭老板的心情。

而老板们最理想的现状,是员工干得比牛多,最好还都不要想着吃草,美其名曰还是为了你好。

大家说,这不是耍无赖还能是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