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近年来,南沙充分发挥《南沙方案》《南沙意见》等国家赋予南沙的重大战略定位、重磅支持政策,全力以赴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6月13日,广州南沙高质量发展之产业版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在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沙区发改局(区大湾区办)相关负责人作主发布,南沙区工信局、南沙区政数局、南沙开发区金融局、南沙区产业园管理局、南沙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就扶企解难、助力企业发展、政务服务审批提效、促进湾区服务融通等方面作介绍。

南沙去年新签项目132个

总投资达3635亿元

“去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南沙成为继海南、深圳、湖北、横琴之后的全国第五个试点地区。”南沙区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南沙区发改局副局长李淑臻在发布会上介绍南沙优化营商环境主要工作成效。

除了放宽市场准入改革文件获国家层面批复外,政策叠加效应在南沙持续释放,国家赋予的15%企业所得税、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落地实施,南沙出台总部经济2.0、商贸服务业、软件业等十多个专项政策大幅提升了产业项目招引力。2023年新签约项目132个,总投资达3635亿元,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9个(累计270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100家,全市排名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强化与港澳和国际衔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方面,南沙持续深化与港澳规则衔接,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走深走实。

创享湾等13个青创基地入驻超830个港澳台侨创业团队。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正式启动运营,并被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创新设立境外投资项目备案“南沙快线”。

设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累计吸引高层次和骨干人才近2万人。“1+1+N”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法律服务机制,累计为港澳青年及港澳青创企业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3000多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淑臻表示,接下来,南沙区将以落实《南沙方案》为牵引,围绕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总体目标,全力以赴推进省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工作,推出更多引领性和首创性改革,为全省乃至全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南沙经验”。

从建设宜商惠企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产业需求的要素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等五个方面同步发力,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加快打造面向世界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企业服务:

获取信息易、

提交诉求易、解决诉求易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响应全天候、诉求跟到底”“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企业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南沙区工信局副局长张伟源用这些句子来形容区工信局着力构建的企业服务体系。近年来,区工信局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工作,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不断解决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着力构建高效、优质、贴心的企业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在南沙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伟源介绍,今年1至5月,处理解决了302项企业关于用房、员工落户、道路等各类诉求。去年至今年5月,组织28场政策宣讲主题活动,吸引近2000家次企业参与。在各镇街组织共17场供需对接会,累计近700家企业参加,促进各领域企业融通发展。

政务服务:

超98%的政务服务事项

可网上申办

“在政务服务审批提效方面,我们致力于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全周期服务水平与全过程的服务效能。”南沙区政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段飞介绍南沙区政数局在推动粤港澳政务服务创新、优化政务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

据介绍,南沙区累计推出55项政务服务改革措施,同时首创“元宇宙政务大厅”,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枢纽作用,推行南沙微警、穗好办的“码上办”“掌上办”服务,超98%的政务服务事项可网上申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政务自助机智能柜台

此外,区政数局围绕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不断迭代企业服务能力,推出“交地即开工”1.0到6.0的系列改革举措,平均为每个项目节省约3—6个月的时间成本,节约200万到5000万元资金成本。在促进湾区服务融通方面,区政数局从去年开始推出港澳专属系列政务办事指引,今年5月,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成立了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专区(广州南沙)。

据悉,近期南沙区正研究“承诺即开工”改革、缩减规划审批环节、竣工即投产、工业仓储用地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等改革举措,相关实施方案发布后将切实促进企业投资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真正实现企业交地就能够开工,竣工就能够投产。

金融服务:

近年获多个金融创新试点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南沙近年来获得多个金融创新试点,在创新试点的支持下,南沙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自由贸易(FT)账户试点、“双Q”跨境股权投资试点、气候投融资试点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业务,进一步便利市场主体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融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沙“双Q”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推介沙龙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锦介绍,“截至目前,南沙累计11家基金管理企业获批QFLP、QDLP试点资格,累计获批额度超240亿元人民币,落地全国首单券商私募QDLP基金境外投资、全省最大规模QFLP基金和首个QFLP基金实际利用外资成功案例。累计跨境投资金额超13.5亿元人民币。”

朱锦表示,下一步,南沙将进一步依托已获批的金融创新试点,强化业务指导与服务协调,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搭建企业与上级金融监管部门沟通桥梁,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扩展新渠道、注入新活力,助力实体产业企业更好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落地:

“交地即开工”

全流程加快项目投产

在服务企业落地建设方面,南沙区产业园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银鸿介绍:“截至目前,已推动20个项目提前开工,14个项目提前进入投产。如广丰五线项目2020年8月开工,历时20个月即投产;芯粤能项目提前3个月开工,历时18个月即启动试产;巨湾项目提前半年开工,历时14个月即投产;融捷项目12个月即投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芯粤能

在具体举措上,南沙区产业园管理局坚持多措并举,加快项目建设投产。

在招商阶段,提前介入,推动解决问题或推动责任单位解决问题,协助项目实现“交地即开工”。

在筹建阶段初期,协调相关部门采用“容缺+承诺”的方式,先行办理工规证、施工许可证,在承诺期内协助监管,限期补办完成相关手续,缩短施工工期。

在筹建阶段后期,推动项目采用建设验收与设备同步导入、分栋验收等方式,缩短项目筹建周期,推动项目快速投产。

税收服务:

《南沙方案》税惠红利

已兑现超11亿元

为助力南沙打造一流的产业营商环境,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南沙区税务局以落实《南沙方案》为总牵引,围绕服务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出了一系列税收服务创新举措,助力南沙产业不断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南沙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锐介绍,南沙区在全省率先实行对接港澳的纳税服务承诺制度,向社会公众公布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11大类28项纳税服务承诺事项,目前共办理纳税服务承诺事项约35万笔,平均办理时限压缩25%,承诺事项达标率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沙税务部门为纳税人提供智慧便利的税费服务

此外,南沙积极打造湾区税收规则转换衔接新机制,服务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据统计,目前已有超470名港澳居民申报享受南沙个税优惠逾3900万元,截至2024年5月,已兑现《南沙方案》税惠红利超11亿元。在跨境税费服务方面,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全境外”跨境缴税业务。截至2024年5月底,已办理各类渠道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近98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南带你看

南沙这里将新建粤港澳青少年文体交流中心→

“家门口的邮轮”浪漫回归倒计时!

文字:刘冰汧

图片:刘伟、资料图

编辑:cyjy

校对:刘嘉欣

二审:李夏同

终审:黄增才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