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浩志

五年来首次,百城首二套房贷利率进入3字头

自央行出台“517”楼市新政后,各地房贷利率正持续降低。6月4日,某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5月,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3.45%,较上月下降12BP;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3.90%,较上月下降26BP。

值得注意的是,5月首二套主流房贷利率较2023年同期分别回落55BP和101BP,同比保持下降的同时,这也是百城二套房平均利率自2019年以来,首次进入“3字头”。分能级来看,5月一线城市首二套平均房贷利率分别为3.59%、3.98%,二线城市首二套平均利率为3.40%、3.84%,三四线城市首二套利率为3.46%、3.92%,环比均呈下降趋势。截至目前,百城中首套利率最低的为株洲的3.0%,二套利率最低为佛山的3.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我呼吁,各大银行应该考虑适当再次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虽然去年曾经下调过一次房贷利率,但主要受惠的群体是2018年至2021年期间贷款的高息客户。随着房贷利率进一步普遍下调,目前多地的商贷利率已经是历史性新低。旧贷款和新贷款之间的利差进一步扩大,只会导致贷款的“搬家”,也就是带看客户先提前还贷,然后再借新的,利率更低的贷款。这种贷款“搬家”,并没有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业务,只会增加摩擦成本。各大银行对于前期高息贷款的客户,与其坐等不断,倒不如主动调整。

对于贷款客户而言,我建议看看你所在城市最新的房贷利率,如果现行利率比你的贷款利率高出0.5%以上,建议找银行谈谈,如果能调降最好,如果不行,完全可以找其他银行来一次贷款“搬家”,但如果新旧贷款利率差额不足0.5%,或者你已经还款时间较长的。这可能就未必划算,因为提前还贷的过桥资金,申请还款,申请再贷款等都需要额外产生一些费用。成本综合分摊下去,能节省的费用有限,未必值得花时间去弄。

重大规划在房地产圈为什么不再香了?

月初,长三角十四城共同谋划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这将是全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涉及1.1亿人口,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等方面破题。未来,上海大都市圈将推进区域创新走廊联动融合建设,从上海出发,最慢90分钟、最快30分钟可达其他13座城市。

规划虽然宏大,但近年重大规划在房地产圈已经没这么香了为什么呢?有几个原因:

1、首先还是房地产表现不佳,尤其过去一段时间全国各地房价不断下行,房地产建设及投资也跌到了近20年来的低位。所以无论是房企,市民还是资本,对新区,新规划,新定位的关注度和热情都大大减少了。

2、大手笔规划的前景和实际现状存在差距。比如广州南沙,作为广东自贸区,最近几年基建全面铺开,成绩也很卓越,但作为港澳合作的前沿至今仍只停留在题材阶段,近几年设立的企业虽多,但真正在此办公的却甚少。同样,京津冀区域内某新区,规划高大上,城市基建配套领先全国,但除了强制搬迁的企业总部外,少见主动过来的,甚至一到周末,大量职工涌回北京。规划回归现实,也让投资者多了一份清醒。

3、都市圈的规划,多半空洞,无法执行。一个都市圈通常由一个核心城市和若干周边城市组成。表面上是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综合服务统筹考虑,分工协调。但实际上由于城市不同,行政单位不同,结果往往还是各打各的算盘。比如跨城地铁修建,有些城市有钱没积极性,有些城市有积极性又没钱。比如产业布局,两地都想抢高附加值的部分……所以很多规划是说得多,做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