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何以成为中国,西方何以成为西方,这是文明史上的永恒难题。

而在这些难题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可能非中国的“大一统”与欧洲的“分裂”之谜莫属。中国与欧洲面积相当、人口相当,为何只有中国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大一统国家,而欧洲长期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决定历史的因素是复杂且相互纠缠的,但至少有以下四个原因,是破解中国大一统之谜与欧洲分裂之谜的关键:

▌一、 地理:中国封闭而安全,欧洲开放而多样

人是自然的产物,必定要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地理,就有什么样的文明。古有亚里士多德,近世有孟德斯鸠、黑格尔,都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信奉者。

从地理来看,中国周围围绕着世界最大的海洋和最高的高原、山脉(指太平洋,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等),在古代没有任何人可以逾越。

北方又是一片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漠,并有人为造就的一道屏障——万里长城。这一封闭环境得天独厚,被杜兰特称作“安全而持久,巩固又保守”,它有效阻挡了外域文明的侵扰,使得中国更易完成内部的整合与统一,并可以长期保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欧洲,虽三面环海,但海洋并没有成为欧洲天然的屏障,而是通过海洋可以到达欧洲任何地方,这使得欧洲海域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内部,欧陆被众多山脉分割成不同区域;

边缘,欧洲又是陆海相间,岛屿、半岛众多,如英伦三岛、意大利半岛、巴尔干半岛,这些岛屿与半岛更易形成独立的单元,如巴尔干半岛的希腊文明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文明迥异,英吉利海峡隔开的英国传统与欧陆传统迥异。这些更具有开放性与独立性的地理特征,使得欧洲很难走向政治上的统一。所以说,地理环境的迥异,是第一个原因。

▌二、 文字:中国象形易统一,欧洲表音而多样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单一的语言和文字更易建立大一统国家,而大一统国家也理当提供一种思想交流的正式媒介,这一媒介,就是统一的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象形文字

以甲骨文为源头的中国文字属于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象形符号不会因为各地语言的发音不同而改变。

秦始皇“书同文”后,这一趋向更加明显。两个完全无法用口头语言交流的地方,也能使用统一的文字进行交流;而文字的同一又避免了各地语言的过度分化,更加有效地维持了大一统局面。一个现代人能读懂2000多年的汉代人的文字,一个广东人可以读懂一个贵州人的书写,这在欧洲人看来简直不可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腓尼基字母

反观欧洲,从腓尼基字母开始,就奠定了西方表音文字的传统。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地区,人们都是依据本地的发音,拼写自己的方言文字。因此,欧洲各地语言文字各异,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德国人,如果不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字,根本无法交流。这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巨大障碍。虽然罗马帝国曾经也试图推行过统一的拉丁文,拉丁文虽然作为一种学术文字在欧洲传承下来,但却始终只局限于上层社会,并没有带来一个统一的欧洲社会。所以说,文字形式的不同,是第二个原因。

▌三、 制度:中国中央集权,欧洲领主封建

中央集权既是大一统的结果,也是大一统的因素,它是有效维持大一统的最重要手段。一方面,大一统需要中央集权,另一方面,谁成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者,谁就一定会将大一统作为帝国最高的政治目标。

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即“秦制”的产生,而后汉承秦制,再也没有人能够打破这种制度,因为这一制度形式既稳固,又满足了政治家对权力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欧洲几千年历史,大部分都处于城邦自治、封建领主自我管理领地的状态。所谓“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虽然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拿破仑、希特勒等欧洲历史上强盛的君主,都努力建立过一个中央集权政府,但最终昙花一现,帝国很快走向分崩离析。所以说,制度的不同,是第三个原因。

▌四、观念:中国执念于大一统,欧洲习惯于分立而治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道明了中国人在骨子里认为,历史一定会走向统一的,所谓“分”只是暂时的,“合”才是永恒的。正如《剑桥中国史》中所指出的:维持一统,保存中央集权国家,是每个中国人自然和公认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一统的观念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不仅仅是帝王将相,上至思想哲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是这样认为。先秦时期,大一统就成了几乎所有诸子的共识,孟子说“天下定于一”,荀子说“一天下”,韩非子说“一匡天下”。

这种观念从上往下,不断加强,当汉末中国再次迎来大分裂时,人们仍固执地认为国家最终仍需统一,无论是三国两晋,还是北方外族建立的政权,都将统一作为目标。最终,在经历了近400年的大分裂后,这一目标由隋朝完成。

而欧洲,除了个别有野心的政治家,没有人将统一欧洲看作是一个必需的事情。他们没有觉得欧洲分割成无数个国家有什么不好,也不明白中国人为何那么执着于将所有人、所有土地都统一到一块。

欧洲一统的意识一直非常薄弱,虽然想恢复罗马一统荣光的人代代都有,但却得不到普遍支持,因此神圣罗马帝国才会被嘲笑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拿破仑、希特勒才会被斥责为独裁者,直至今日,致力于欧洲一体化的欧盟,仍面临着“脱欧”等种种问题。所以说,观念的不同,是第四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四个原因,虽不是决定一统还是分立的全部要素,但却是最为关键的四点。在这四个方面,中国与欧洲均截然相反,最终导致了中国统一与欧洲分裂的现实。而这种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至今仍塑造着中西不同的政治文明与社会形态。

历史既是一笔财富,也常常带来阻碍,古老文明中根深蒂固的东西,往往是现代问题的病根。如今,中国仍旧处于现代政治文明的转型过程中,回顾历史中的种种因素,深度解剖中国历史,仍是一件重要且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这关乎着我们当下到底会建成什么样的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