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申请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下心仪的结果。没能成功进入梦校的学生们,有些准备gap一年,有些开始考虑未来的转学,有些则把希望放在研究生阶段上。但还有一些孩子,没拿到offer的同时,还遭受了来自父母的“二次伤害”!近日,在海外论坛Reddit上,一位刚刚高中毕业的亚裔网友发帖诉说自己的伤心事:“就因为没拿到好offer,父母不愿意来参加我高中毕业典礼了!”

From 留学全知道

微信号:EduKno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帖子一开始,网友就反省了自己的“问题”。

他认为自己并没有非常出色的个人材料,但还是申请了许多大学的热门专业,因此才导致被所有首选申请学校和专业拒了,只进了这些学校的候补名单。

网友自己对自己的成绩和结果也并不满意,但作为加州居民,他也想好了出路,并有信心:先去加州的社区大学读两年,然后再转到一个加州系的好大学。

虽然他的父母并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是对他被拒一事感到难过和失落。在这个高中毕业季,父母直接告诉他,他们不会去参加网友的高中毕业典礼,因为“你没有考上大学,所以我们去了也没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网友并不是没有大学上,只是这些学校并不是父母眼中的“好学校”。

此外,父母还总是在网友面前不断地有意提起,他的朋友和表亲们考上了“哈耶普斯麻”和其他TOP 20级别的好大学,而他却被这些好大学拒了。

虽然已经要毕业了,高中学习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但父母还是“借题发挥”般对他发泄不满,责骂他每晚要打游戏两个小时这件事,只因为“你又笨又懒,根本不配玩游戏”。

即便能成功转学,网友说,父母也会要求他住在家里、和父母一起生活,因为加州大学并不强制要求学生大一之后住在校园里。

也正因父母这种态度,让他觉得自己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件事尤为难以忍受。

“我从小就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离开家里去上大学,体验自由的滋味,但遗憾的是,这在未来几年内不会发生。”

所幸,网友后面又更新了两次帖子。

先是他成功拿到了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候补转正offer,而这所学校勉强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觉得UCSB还算“可以接受”,因为录取率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相近。

又过了许久,网友更新:父母最终还是答应了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大团圆结局看似皆大欢喜:拿到了好offer,父母也“和解”了——但所有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 以学习成绩和申请结果来审判和定义自己的孩子;

  • 总在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并借此打压孩子;

  • 即便脱离学习阶段,也依然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娱乐;

  • 对于高排名和低录取率大学的追求;

  • 要求孩子上大学后也依然和自己住在一起,严格控制着孩子;

  • 只有孩子取得了成就,才“配”获得认可……

短短一则网友分享的亲身经历,却展现出了许多亚洲家庭的典型一面。正因如此,帖子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和讨论,得到了九百多个赞和120条回帖。

没有好成绩的亚洲孩子,似乎永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跟贴网友从“作为孩子”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生活在类似家庭环境里的经历,以及自己是如何走出来的。

作为一个亚洲人,我很清楚有相当一部分亚洲父母的主要人生目标,就是通过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并向朋友炫耀。他们通过告诉朋友自己的孩子被哈耶普斯麻录取,来获取体内的多巴胺,就像一个瘾君子不断寻求下一个刺激点。但只要你愿意,你最终会离开这个家庭,减少和他们的接触。只要记得以后不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现在自己也是一个家长了。当年,我父亲也明确拒绝参加我的高中毕业典礼、伯克利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典礼和藤校的研究生毕业典礼,理由有很多:比如他认为我表现不够好,时间太晚了,我们关系已经疏远了等等。

你要知道,你无能为力,你的父母也必须接受现实,否则你们都会心灰意冷。不要让这种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面前还有很多机会。30年前我也处于类似的境地,但美国的亚裔父母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经常被他们提醒,我的几个表兄弟考上了斯坦福、哈佛等学校。但父母从来不提家里其他80%的人——他们上的是排名低得多的学校、初级学院、社区学院,甚至没有上过大学。你上大学会被诅咒,不上大学也会被诅咒。

用《冰雪奇缘》里Elsa的台词来说,“Let it go”(随它去吧),用安娜的话来说,"Do the next right thing" (做下一件正确的事情)。去上大学,吸取经验,制定好转学或毕业计划,弄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做。

在移民群体中,这种心态很常见,即“我们不是为了过得平庸普通才牺牲这么多来这里”。

如果他们是第一代移民,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进入精英学校有多难,在社交平台等渠道听到的很多“八卦传言”都是错误的——学了12年钢琴并不能保证什么,全A和近乎完美的 SAT成绩也不能保证什么,在亚裔聚集的地区,作为亚裔还会降低进入名校的机会,但很多父母从未想过这一点。

如果他们是第二代移民,而且他们没有上过精英学校,那么他们也不知道这到底多难;如果他们是第二代移民,而且确实上了精英学校,实际上反而是最危险的情况,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现在申请变得有多难。我当时的成绩放到现在,可能永远也进不了伯克利的工程学院。

我父母告诉我,因为我是个女孩,所以不需要上大学——当我向他们索要大学申请费时,他们就是这么说的。我最终毕业于一所好大学和研究生的法学院,我的人生是我自己创造的。他们不应该因为我的正确决定而获得赞誉,你的父母当然不应该让你蒙羞。你的未来是光明的,是你自己创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不少已经为人父母的亚洲网友,不仅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在努力从自己做起、改变这种“有毒”的教育方式。

很遗憾听到你的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没有做父母应该做的事情。不过,我认为你的计划非常合理。先去社区大学,两年后转学到加州大学。

不幸的是,你的父母不是坚强的父母。今年,我的儿子和侄子申请了大学。他们被ED和EA学校defer了。在常春藤放榜日,我和姐姐都在偷偷演练,如果我们的孩子全都被拒了,我们应该做什么、说什么、看起来怎么样。我可以告诉你,隐藏所有令人心碎的感受,对孩子们露出灿烂的笑容,鼓励他们坚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的父母做得不好,但不要想太多,有时父母反而更需要孩子的支持。

昂首挺胸,享受毕业典礼,继续与高中的所有朋友保持联系,并尽量与父母保持和睦。生活并不容易,即使他们让你失望,也不要试图给任何人制造麻烦。作为一名亚洲家长,我非常确定你的父母爱你,无论你将上哪所大学。

作为一名亚裔妈妈,听到其他亚裔父母有这样的行为,我感到非常难过。不过这并不罕见。有时我的朋友之间也会有这样的事。如果我的朋友作为父母并不称职,我总是会为孩子说话。只要记住你就是你,你不需要按照父母的期望生活。当你进入加州大学,他们试图和你一起住在一起时,要学会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这个网友发帖的口吻就能发现,这其实是个成熟懂事的孩子。他并没有责备父母的态度,而是在反省自己不够优秀,也努力想出了没拿到offer的对策。

很多身为亚裔、或是申请落榜的“过来人”也肯定了他的想法,并给出了不少解决的方法。

归根到底,人生并不只有这一场申请。上一个好大学是很重要,但又远没有那么重要,足以影响亲子关系以及自我评价。

如果一时半会改变不了父母的固有想法,也起码要学会和自己的人生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很多情况下,转学的录取率的确高于大一新生的录取率。

此外,你还要仔细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获得足够的钱,能真正长期住在校园里,远离这种有毒的家庭环境?”

“我父母让我从7年级开始备考SAT,所以我知道有这种疯狂的父母是什么感觉。他们自己不太可能会改变心态,所以你自己不能让自己失望,逆境也要往上走。转学绝不可耻,我大三时遇到了几个转学来伯克利的学生,他们就绝不逊色于加州大学其他学生。”

“申请加州大学的竞争太激烈了。湾区的情况更糟,因为那里有大量亚洲学生。教室里 90% 以上都是亚洲人。压力实在太大了。作为一个东亚裔家长,我同意你的观点,申请的专业会影响录取过程。如果通过冷门专业进入加州大学或者其他顶尖名校,未来可能没什么收入潜力。”

“建议你找一份兼职工作,走出家门,获得工作经验和部分经济独立。我不知道你打算主修什么,但网上有很多免费资源,你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丰富自己,开始规划你的职业道路。作为一名家长,如果我的儿子不把做家务、工作、学习等其他事情放在电子游戏之前,我也会生气。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你必须有不断学习的心态。”

“大约十年后,你上的大学就不再重要了(除非你要去读研究生或类似的东西),因为你已经拿到了学位和工作。

不要让你的父母因为他们的自尊心问题而打击你。你做得很好,还会继续做得很好!

(除了电子游戏,你还应该找更多的爱好。去年我毕业时和你一样,我玩电子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因为我没有进入护理专业,让父母很失望。但后来游戏占据了我的生活,以至于如果我不玩,我就会生气和烦躁。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培养其他的爱好,比如在附近散步、去健身房、看书、做暑期工作等,帮助很大。我仍然会时不时地玩电子游戏,但远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学会从父母的不满中吸取教训。没有人会在临终时要求“最后一次”看看他们的学位、银行账户或跑车——大家都会想见见家人、朋友和配偶,所以记住在设定目标时要优先考虑人际关系和你的人生目标。

此外,你没有责任满足父母通过你来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是你需要与他们建立的界限。从你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认识到这些,去爱你未来的孩子和配偶,推动他们为了自己做到最好——而不是为了父母、其他家人、同龄人或同事。”

“即使你上的是排名前 20 的学校,也并不意味着教育质量更好(事实上,由于过度拥挤,教育质量可能会更差)。

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对待它,学校只是你走向成功的漫长旅程中的一站。我想我的父母长久以来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希望你的父母能很快意识到这一点。

你的父母没有权利贬低你的努力和成就。为你想要的东西而奋斗却仍然没有达到目标绝对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你的父母不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是如何运作的——本科录取的激烈竞争,加上你要与运动员学生、捐赠者和校友子女、严格规划申请的、有关系的父母竞争。很多父母还认为光成绩就能决定录取。他们期望你能名列前茅,但他们不明白你所面临的挑战。”

在优绩主义盛行的亚洲社会,要摆脱掉外在的名利体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并不容易。

作为新一代的亚洲父母,我们自己要清楚,成绩、大学录取和工作情况真的不能代表一切,孩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人,即便没有外在的成就加身,也依然是我们的孩子。

而如果是已经遭受“荼毒”的亚洲孩子,学会与自己、与父母和解是我们的人生课题,不把这种伤痛延续到下一代身上,则是我们的使命。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留学全知道,微信号 EduKnow,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