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溃都是悄无声息的,但也有藏不住的时候。

地铁上,一个36岁的男人,在呜呜咽咽地哭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他的头垂得很低很低。

“小子,每个人的一生总有风浪。我们都是你坚强的后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短信是岳父发的。

正是因为这一条短信,理性睿智的他,情绪突然失控了。

他叫魏延政,北大毕业,博士学位,计算机天才,华为营销部总裁助理,年薪百万,夫妻恩爱和睦,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

这样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除了生死,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了。

可偏偏,他确诊患癌的时候,妻子才刚刚怀孕……

第一次长大:离家

上高二那年,魏延政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

接到哥哥意外离世的消息,他一夜长大。

1975年6月,魏延政出生,家住新疆乌鲁木齐。

作为家中最小的幺儿,魏延政极受宠爱。大姐喂他吃饭,二姐给他讲故事,三哥和他一起捉迷藏。

魏延政在家人的关爱下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岁那年,魏延政展现出学习天赋。同学们都做不出来的数学竞赛题,他能做出来。

上初中后,他还参加了好几次中学生数理化竞赛,都拿到了名次。

脑瓜聪明学习好,让魏延政在学校也很受宠。

然而,美好的一切都随着哥哥的离世烟消云散。

看着整日愁眉苦脸的父母,魏延政偷偷学做饭,做给父母吃。为了让父母高兴,他学习更加努力。天赋加努力,让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几名。

大儿子突然离世,家里只剩下他一个男孩,父母只要他健康、平安,其他什么都不奢求了。

为了留在父母身边,他决定报考新疆本地的大学。

然而,常年榜上有名的他,早就被老师列为了重点培养对象。

高三那年,魏延政参加了全国数学竞赛和化学竞赛,分别拿到了三等奖和一等奖。

1994年,高考成绩刚刚公布,就有北大招生老师亲自上门,邀请他去北大就读。

看到如此优秀的儿子,做父母的怎么忍心,自私地把儿子绑在自己身边?

最终,魏延政父母还是让孩子去北大接受更好的教育,积累知识,拓宽视野。

去学校报道那天,父母没有送他,他们害怕一心软又不想让儿子去了。

从没出过远门的魏延政,只身一人去了火车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知道开学季报道的人多,火车票要提前定。无奈之下,他从车窗户偷偷爬进了车厢。

火车开动后,列车员开始检票,很快就查到了他。看他是学生,列车员就让他补票。

“学生证看一下,有学生证可以享受半价。”

“我是大一新生,去报到的,还没有学生证。”

“录取通知书也可以。”

看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列车员瞬间两眼放光,语气也缓和了一点:“北大的,高材生啊!”

“看你自己去上学不容易,阿姨不收手续费了,补个半价票吧!64.5。”

补完票,列车员又说道:“小伙子,去了北京好好学啊!我家孩子做梦都想上北大,就是没考上!”

这是魏延政第一次享受到知识的“福利”。

第二次长大:独立

到了北大,魏延政知道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但他自己也不差。

他选的计算机专业,跟当时热门的IT行业正好对口。还没出校门,他自己研发的几款小游戏就获得了不少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就对计算机感兴趣,魏延政对这门专业游刃有余。所以,当他看到北大中国研究中心在招收经济学双学士的通知时,他想都没想就报了名。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得再好,不会用,知识就是死的。

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而魏延政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活学活用”。

有一天,魏延政听同学说有一部电影很不错,便和同学一起去了电影院。

结果一问,电影票要15元一张,魏延政有些犹豫了。

父母供他上学不容易,他不想把钱浪费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电影可以租碟看,只是晚些时候而已。

看着同学一脸迷惑的表情,魏延政谎称自己突然有些不舒服,就离开了电影院。

回宿舍的路上,他想到了在经济学课上学到的批发理论,“我为何不能试一试呢?”

于是,魏延政又返回电影院。

“我要买30张,能不能便宜点呢?”

“买得多当然可以啊,一张便宜2块,13块钱一张。”

魏延政拿出自己的生活费,交了钱。他拿着电影票,疯狂跑回学校,来到了食堂门口。当时正是饭点,学生们都在食堂吃饭。

“电影票!电影票!14块一张,不用排队!”

不用专门跑一趟电影院,还比电影院便宜,30张电影票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第一次成功体验,魏延政又去电影院搞批发。次数多了,他直接找到电影院经理,洽谈最低价。

“只要你能包场,我就给你最低价。”

“行!”

底价越低,魏延政从中赚得就越多。最多的一次,魏延政一天就赚了4位数。

还没出校门的他,就运用所学知识赚到了钱。从那以后,魏延政再也没问家里要过一分钱。

虽然搞起了副业,魏延政的学业也没有荒废。年年拿奖学金的他,还引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注意。

1998年5月,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和副校长前往北京参加北大校庆,魏延政作为向导和翻译,深得两位校长的赏识。

校长他当即表示,只要魏延政愿意,新加坡国立大学愿意提供全额奖学金支持他。

接着,魏延政就顺利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后,魏延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婉言谢绝了导师推荐他去剑桥攻读博士的邀请,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领域——人工智能信息检索。

这个专业最顶尖的大学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经过一番刻苦努力和钻研后,魏延政顺利被录取。

第三次长大:坚持

知识不只是学得越多越好,而是学得越深越好!

国家之所以会设置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这几个学历,正是因为知识是层层递进,越来越细化的。

所以说,学历越高,就越不容易毕业,压力也就越大。

考上博士的魏延政,只读了6个月,就读不下去了。

原因是,他提出的数学架构,被第二导师否决。

不仅如此,第二导师还表示,如果魏延政不能证明自己提出的数学模型架构是最优化的,就让他“坐飞机回家”!

第一次在学习上被质疑,甚至被嘲笑,魏延政有些气愤,他拿自己的学历做赌注:

如果我不能证明我的模型是正确的,这个博士我不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日子,魏延政不是泡在图书馆,就是在研究室,他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证明自己的模型上。

当他把所有论证的数据交给第二导师时,第二导师却云淡风轻地表示:

这只是你的结果,我并不认可!

一句话堵得魏延政错愣当场。他没想到,第二导师根本没打算承认他的研究。

得知第二导师时故意刁难,魏延政毫不畏惧:“我会写一篇论文到Call for Paper本领域每年一度的全球学术大会上,如果在场评委中,有一位说我的论证有问题,我就愿赌服输,不要博士毕业证。”

接下来,魏延政不眠不休,终于完成了论文。

第一导师听说了魏延政的事迹,对他的执着和不服输的勇气大为欣赏,表示愿意和他一起联名发表。

苦心人,天不负,那一届的全球学术大会,魏延政的论文是唯一正式入选的。

3年后,魏延政顺利毕业,拿到了博士毕业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并不单单代表你对知识的获得,更是你个人精神以及对人生多方位的思考。”

年少就经历哥哥离世,本科时靠自己赚得第一桶金,博士期间又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和毅力证明自己,魏延政认为自己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毕业后,他顺利在英国电信研究所找到一份工作。

本以为能在这里获得很好发展的他,看到研究所里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中国人,他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质疑。

说巧不巧,他在食堂吃饭时,看到一群中国人,一番交谈后得知,他们是华为公司欧洲地区驻英国的代表。

欧洲区经理很欣赏魏延政,向他抛出橄榄枝。

本来就有回国打算的他,爽快答应了邀请,回国来到了华为深圳总部工作。

2009年,由于魏延政因工作优异、表现突出,被调到上海,成为了无线产品营销部的总裁助理,年薪百万。

年少有为,事业有成,又是一表人才,魏延政到达了一生的高光时刻。

当然,这高光时刻,还包括爱情,伴侣,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年,魏延政就遇到了他的命中注定,一个叫孙艺玮的女孩。

孙艺玮有才有貌,和魏延政一样,也在新加坡留过学。两个优秀的人,三观一致,又有共同语言,没过多久,两人就建立了美满的家庭。

2011年,孙艺玮怀孕了,魏延政高兴得像个孩子,他比之前更加努力工作,希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沉浸在幸福中的他,完全没意识到死神再次靠近了他。

第四次长大:恩情

2月的一天,魏延政从巴塞罗那参加完通信展回到家,发现自己右脚无名指上长了很多小疙瘩。

他没在意,以为是穿皮鞋闷的了。可后来,那些小疙瘩却有些疼。渐渐地,魏延政竟然连走路都成了问题。

在妻子的陪同下,魏延政去了医院检查。刚开始,医生竟然查不出原因。

魏延政只得一次又一次做检查,做排除法。最后,医院所有专家都会诊后,才下了结论。

看着一纸诊断书显示的“透明细胞肉瘤”,魏延政有些错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他,不再是孤身一人,看着妻子微微隆起的肚子,魏延政第一次有了害怕的感觉。

他去找医生,得到的答案,像一盆冰冷刺骨的水,往他身上泼去。

“这是一种恶性肿瘤,死亡率高达80%。”

2月的天气已经回暖,魏延政却感觉有一股冷气从脚底穿进了身体,流经到心脏,冻得他生疼。

与魏延政相比,妻子孙艺玮却出奇的冷静。回到家后,她就开始准备晚饭。看着垂头丧气的丈夫,她温柔地说道:“只要你还活着,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不会放弃。”

妻子的话,温柔却带有力量。

是啊!他还没见到自己未出生的孩子,还没听到他喊自己一声爸爸,还没体会到为人父的快乐和艰辛。

是啊!这大千世界,这漫漫人生路,他体验的只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

他不能就这样被打倒!

有了妻子的鼓励,魏延政开始上网查各种资料,咨询各个医院的医生。

妻子也挺着大肚子跑前跑后,为他联络权威专家。

那段日子,几乎每个晚上,两个人都默默不语,他们怕对方伤心,怕对方看自己无声的眼泪,都选择背对背躺着,睁着眼睛等天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防止癌细胞扩散,如今的治疗方案只有两条路,要么切掉半只脚,要么切掉整只脚。不过,我建议你还是选择保守治疗,这种病治愈的可能性很低……”

听完医生的建议,魏延政坐地铁回办公室。

地铁上,他收到了岳父的短信:

小魏,爸爸一直认为你很优秀,相信面对这次劫难,你也不会倒下!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爸爸相信你,一定能战胜一切!

你的妻子需要丈夫,你未出生的孩子需要爸爸,我们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短信看完,泪水已经模糊了魏延政的双眼。

在家里,他不敢当着妻子的面放声大哭;在办公室,他不能当着员工的面肆意流泪。

他压抑了太久,看到岳父的短信,他彻底破防了……

如果那天,你坐在那趟地铁上,你就会看到,一个36岁的男人,抖擞着肩膀在掩面哭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看到了这幅画面,请不要上前打扰,更不要远远躲开。

因为他(她)只是一个被生活压垮,却又无法在爱人面前流露软弱的普通人。

第五次长大:离别

在家人的支持下,魏延政决定手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手术很顺利。一个月后,魏延政如获新生。

经历过一场生死浩劫的他,十分珍惜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

在这期间,他亲眼见证了孩子的出生,还亲手剪掉了孩子的脐带。

他给儿子起名“未来”,希望能和儿子共赴未来。

然而,没过多久,魏延政就感觉到腿部的疼痛,去医院一检查,噩耗再次传来:

癌细胞转移到了腿部和肺部,且已经是晚期。

这次,魏延政表现得非常淡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咨询了加州大学洛杉矶研究骨瘤的专家,又联系了美国肿瘤协会会长,几经考虑后,他为自己制定了治疗方案:

第一,截肢;第二,放疗;第三,化疗。

这个医疗方案得到了各个专家的肯定,魏延政得知后,还调侃地说道:这就是读书的好处。多读书,不仅能获得财富,生了病,也能通过知识找到挽救自己的方法。

这一次,魏延政坚定了,妻子却害怕了,她不同意丈夫截肢。

有一天晚上,魏延政从书房出来,经过卧室的时候,看见妻子在小声的抽泣。

他走过去,紧紧抱着妻子,温柔地说:“别怕,我还在呢!有你和儿子在身边陪我,我不会就这么认命,我想尽可能多活一天,只要能多陪你们一天,什么我都愿意尝试!”

妻子拗不过魏延政,截肢手术如期进行。

尽管魏延政选择了截肢,癌细胞还是在无限扩散。

这时候,魏延政又听说了一种中医疗法,说是可以通过轻断食阻断机体对癌细胞的供养。简单来说,就是饿死癌细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延政死马当活马医,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他共断食3次。

断食期间,除了喝白开水,什么也不吃。营养跟不上,魏延政的体重迅速从83公斤降到了53公斤。

为了多陪家人,多活一天,魏延政几乎试过了所有方法。

而且,为了发挥自己的剩余价值,从2013年开始,他办了工作室,开始做独立咨询。

“曾经,是知识拯救了我,现在,我要用它拯救世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企业和学生。”

2015年8月,魏延政收到“死亡通知”:癌细胞不仅扩散,而且越变越大,已经不能再做切除手术。

魏延政自知时日无多,他开始思考,如果自己走了,他能给妻子和孩子留下些什么。

有一天,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在小黑板上写下四个字:智力、毅力。

他告诉儿子:智力是决定你聪不聪明的关键,毅力是决定你会不会一直聪明的关键。

有的人小时候很聪明,但他没有毅力,做不到一直努力,时间久了,聪明就会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他又告诉儿子了四个字:朋友、助力。

交朋友要交真朋友,什么是真朋友,就是能在关键时刻为你助力的人。

当然,要想交到真朋友,自己得先真诚对待朋友。你帮朋友,朋友自然会帮你。

第三天,魏延政告诉儿子最后四个字:格局、定力。

格局大的人,能力强。能力越强的人,越要懂得利他。

定力就是要坚守自己,禁得住诱惑。

魏延政将毕生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总结为这六个字,教给了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妻子呢?

他除了愧疚还是愧疚。刚结婚没多久,他就生病了。此后,妻子一直陪着他找医生、治疗,没享过一天福。

这几年来,做手术、做化疗、吃各种药,已经掏空了家里。

曾经意气风发的魏延政,几度想放弃治疗。

有一天,华为代表来到医院,除了带来一笔20万元的补偿外,还有一封辞退信。

魏延政沉默许久后,说了句:谢谢!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一场舆论。

有人认为华为太不人道,有人认为魏延政贪得无厌。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母校北大听说了魏延政的事迹后,短短几天也凑了95万元善款,送到了医院。

有钱继续治疗,可魏延政的病却没有药可以控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8月8日,与癌症抗争了5年的魏延政,因救治无效去世,享年41岁。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魏延政才明白“活着”的意义,他奄奄一息地对妻子说:“这辈子遇见你,才是我最大的财富。可惜……我没有机会给你幸福了……如果有来生……我还想遇见你!”

结语: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修行!

可终其一生,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在修什么,直到失去的那一刻恍然顿悟,却为时已晚!

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修行是什么呢?

觉察。

觉察你正身在幸福之中!

因为,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