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伯琦《书七言律诗二首》

纸本 册页 墨书 61.4x27.8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至日遣兴。十九年前此日同。浙江西望粤城东。山川拥隔乖同轨。气朔分齐正八风。坐阅天时占道长。起征云物愿年丰。赢粮拟问商颜路。好采灵芝伴四翁。即事。千林摇落暮天寒。短景经檐岁序残。口舌得官游虏易。膏盲致疾上医难。无根荒蔓风飘急。阅世乔松气厚蟠。鸿鸪随阳轻远道。帛书何日到长安。伯温奉

周伯琦(1298年-1369年),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饶州路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翰林待制周应极之子,元代学者、诗文家。

周伯琦自幼随父游京师,入国学。以荫授海南县主簿,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元年(1341年),任宣文阁授经郎。此后屡次转官,皆在宣文、崇文之间。顺帝尝呼其字伯温而不名,特命为广东廉访司佥事。至正八年(1348年),召入为翰林待制,累升直学士。至正十二年(1352年),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两人皆为南士之望。后因劾御史刘希曾,受到时论的非议。在江东肃政廉访使任上,因失陷宁国,受到南台御史余观纠劾。至正十四年(1354年),为江东、浙西肃政廉访使。至正十七年(1357年),奉命招谕张士诚,张士诚降元。周伯琦留在张士诚所占据的平江,10余年不得归。张士诚被朱元璋攻破,才得以还归鄱阳,拜资政大夫、江浙行省左丞。不久就去世于故里。

周伯琦工书法,并曾撰《六书正讹》5卷、《说文字原》1卷,今均存。有诗文稿若干卷,今存《近光集》3卷、《扈从诗》1卷。《元诗选》初集选入周伯琦诗77首,分别题为《伯温近光集》及《伯温扈从诗》。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