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的王爷,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们都是衣食无忧、妻妾成群的一个群体。虽然手中权力不大,但也能当个清闲自在的王爷。近代照相技术传入中国后,中国人也逐渐接受了照相,因此上至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许多的照片都被保留了下来。所以清朝的王爷,给人的印象都是身穿官服、正襟危坐的影响。如果不告诉您,您能猜到这位车夫也是大清朝的王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剃着光头、一脸和蔼的车夫,不是别人,正是大清朝克勤郡王爱新觉罗·晏森,克勤郡王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不熟悉清初历史的朋友可能不熟悉这位代善,他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因为这种血缘关系,所以王位传到晏森的时候已经和皇宫里的不亲了。虽然不亲,但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享受富贵还是没问题的。王位传到晏森手里,已经是第13代了,他则是17位王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晏森继承王位时年仅14岁,但时间已经是公元1910年了,清朝只剩下了一年多的寿命。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大清帝国就此覆灭。严格来说,晏森真正当王爷的时间,也就两年不到。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晏森立马失去了收入来源。毕竟大清还在的时候,每年都会拨财政养着他。晏森身为王爷,自然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摆在晏森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获得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没有办法,节流也是不可能的。晏森自小已经习惯了铺张浪费,如果节衣缩食就不是他晏森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清朝是没了,但晏森的王府里还有家产啊。为了满足自己日常吃喝玩乐的开销,晏森将王府里但凡值钱的字画、古玩,统统拿到了外面去换钱。但坐吃山空,没过多久潇洒日子,晏森的王府就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既然如此,那就连房子也一同卖了,正好还不用搬东西,因为没啥值钱的需要搬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近300年历史的王府祖宅,就这样被晏森这个败家子给卖了,买它的也是当时鼎鼎大名的熊希龄。按理说这笔钱如果省吃俭用,也够晏森滋润的过一辈子了,但他偏不。还没等到养老的年纪,这笔钱就已经被他花得干干净净。晏森思来想去,想到了自己家的祖坟,毕竟是王爷,墓穴里多少有点陪葬品。在挖自己祖坟之前,他把克勤郡王墓地上的石雕和古树都卖了。当准备动手挖坟时,却被拦下了,因为这片墓地已经被收归国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他是个败家子吧,他还偏偏不抽大烟。在那个鸦片荼毒中国、几乎贵族子弟都好这口的年代,出身王侯之家的晏森居然不碰这个。在一穷二白之后,晏森也没有去干偷鸡摸狗的活,或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去当汉奸,而是选择了拉黄包车。做这份工作,首先第一关是要放得下面子,因为这是底层老百姓才会从事的体力活。其次必须要身强体壮,这样才能拉得动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照片中,我们不难发现,晏森笑得很开心。他拉客人也不分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给钱、告诉他去哪里,二话不说上车就走。晏森也因为拉车,被调侃位“车王”,也就是“拉车的王爷”。这位昔日的王爷,能够如此看得开,不知是豁达还是没心没肺呢。在哪个特殊的年代,能够活成晏森这个样子的人不多,可能他只是一直在顺应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吧。对于这样一位拉车的大清末代王爷,大家怎么评价呢?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