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皆详尽剖析开示。圆瑛法师是近代研究《楞严经》最为著名的法师,有“楞严座主”、“海内独步”的美誉。圆瑛法师花数十年心血结成此书,内容丰富、细密,成为讲述楞严经的经典著作,得到了教内外的一致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楞严经》讲义

十、别解文义·正宗分(三百七十六)

【前文提示】别解文义部分目录简表如下,红线所指为正在讲解部分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 · · ·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干慧一位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

此位分明,束前渐次中,所含十信,总成一位。而孤山说,合十信为干慧,理在不疑。但亦圆满成就之意,有人非之者,以见通教,干慧名同故也。不知此乃借通名圆,自应依之。阿难!如是,依三渐次,精勤修习之善男子,由二渐中,正性刳空,淫心永断。至此,则断性亦无,故曰欲爱干枯。由三渐中,现业违背,六用不行。至此,则根境不偶,心境绝待,种现俱销,三界生缘迥然不及也,故曰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残质:谓最后之身。不续:谓后有永断。续生以欲爱为因,根境为缘,今既干枯不偶,因缘双绝,果报无托,故不续生。此束前七信,三渐前半止,但明干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此束后三信,而显其圆满成就也。执心虚明:即人、法二执之心,虚而无障,明而无碍,所以外无尘障,内无根碍。三渐后半,十方国土,皎然清净,即山河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此即虚明无障碍也。至此,则纯是人空智,与法空智。慧性明圆,蓥十方界者:人法双空之智,增明圆满,俱空之智,即三空之智现,而照用遍界,故曰蓥十方界,蓥犹饰也,以智慧庄严十方报土。如三渐中云:妙圆平等,获大安隐者。二句明慧义,因此干有其慧,故名干慧;依之住持,故名曰地。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此出其得名所以。现行、种子、习气三者,而习气最细。今言欲习初乾者:指欲爱最细习气即断性亦无,亦得干枯也。未与如来,真如法性,流水相接者:谓未破无明,未会亲见法身真理,是名未与如来法流水接。若至随分觉,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则与法流水接,定慧均等,则中中流入萨婆若海矣!二干慧一位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