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大考试前后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

针对考生和家长的诈骗时有发生

一起看看以下防骗测试视频

你能拿几分?

请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

学好这门“识骗防骗”必修课

防止被以下骗局趁虚而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重要考试前夕,不法分子会利用考生及家长的紧张焦虑心理,兜售“真题”、“绝密答案”,诱导受害者预付定金。

温馨提醒

※高、中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和国家机密,其命题、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措施,网络中或现实生活中遇到兜售“真题”“绝密答案”者,均为不法分子,切勿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法分子会通过网络平台向考生及家长兜售“考场作弊器材”,如无线耳机、信息手表、隐形钢笔等,声称其器材隐蔽、安全,可以通过安检,并承诺会有“高手”帮助考生作答,诱使想走“捷径”的考生和家长轻易相信,并支付高额费用从而被骗。

温馨提醒

※中、高考考点会使用电子屏蔽器、金属探测仪、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对考场进行全方位监管,一旦作弊,将会被取消各科成绩、舞弊行为录入档案。若有违法犯罪的,将会被依法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网络平台中有个别不法分子会兜售所谓“变聪明”药物,在考前以“变聪明”为噱头诱导考生及家长进行消费。

温馨提醒

※“聪明药”是不存在的,所谓的“聪明药”实际上属于神经兴奋类药物,这类药品实际上不仅不会让人变聪明,对于正常人、健康人群来说还非常危险,服用后会引起大量副作用,且药物具有依赖成瘾性,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法分子会通过网络、短信等发布虚假广告,谎称能“提前查分”或利用黑客技术“修改分数”,以此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信息,诱骗考生缴纳费用,并获取考生个人信息。

温馨提醒

※高考查分各省教育考试院通过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渠道进行,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能随意泄露个人银行卡账户信息、验证码信息、以及考生个人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对招生政策的不了解,通过“有门路”、“有关系”等说辞,谎称能够拿到名校的内部指标、特招名额或补录名额,只要家长肯花钱就可以保证录取。部分家长爱子心切,不加分辨便转账给对方从而被骗。

温馨提醒

※考试录取结果以各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通知为准,高校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称需要各种费用换取“录取名额”的,均为诈骗。请广大考生与家长提高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录取通知书,向考生诈骗钱财等。

温馨提醒

※录取通知书一般由各高校通过中国邮政直接寄给已录取考生,接收录取通知书时无须向任何人或单位缴纳任何费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和高校指定的方式查询确认录取结果谨防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的名义诱导家长交纳各种名目的费用,或者诱骗考生或家长提供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从而进行诈骗。

温馨提醒

※学费或其他所需缴纳费用,均是在录取结束后,入学报到时进行缴纳。一般按照各批次投档原则和高校事先公布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考生是否被投档或录取,与是否缴费没有任何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试结束后,有部分考生会选择找一份兼职来锻炼自己或者挣得工资,这原本值得肯定和鼓励。但是,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社会经验,会落入刷单类诈骗的陷阱。

温馨提醒

※刷单返利本就是一种违法行为,诈骗分子利用前面两三单的蝇头小利来诱使受害人加大刷单本金的投入,再以单数不够、交纳保证金等为幌子进行诈骗。

总而言之,广大考生和家长,要选择正规的求学途径,通过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获取正规的查分途径和招生信息,遇到不确定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咨询学校老师或教育行政部门,切勿轻易相信网络上的虚假链接,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进行转账。要谨防各类电信网络诈骗,一旦发现诈骗行为或者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或就近到派出所报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骗子伎俩无穷尽

提高警惕莫受骗

未经证实不轻信

官方渠道才可靠

一起上好这门“必修课”

强化防骗知识

提高识骗能力

- END -

来源 | 国家反诈中心 青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