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古史青云

编辑 |古史青云

欧盟这是把中国当成了其“假想敌”啊!去年就以中国电动车普遍比较便宜,说什么大市场环境被影响,对中国电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结果调查还没完,又祭出了一套绝招。

现在欧盟再次作妖!竟然对中国国产新能源车实施莫名其妙的记录。啥意思呢?就是说,一旦调查结论认定是中国产的新能源电车就要多补交税,从这个时候还是追加,可谓中国的一些新能源车制造商例如:比亚迪吃尽了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单单加征关税还算好的,欧盟这次干脆再出了一手,针对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提出了新规定。简单说就是要求电池假如不再可以使用,必须运回生产国进行处理,这样的话无形中给制造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比如回国处理比较困难,所以在对电池进行拆卸回收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回事呢?不是说欧盟一直标榜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吗?然而对于颁布的这一政策,很显然他们自己的人都不服气。说到这里,就让我们说说欧盟这出"主意"的糗事吧。德国政府可是直接公开否决了欧盟想要对华加征关税的想法。联邦的某高官更是直言不讳,"我们不想封锁市场,我们想参与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政府以及很多车企也跳出来反对欧盟的做法,认为欧盟只会因为这一项规定自食恶果。嘿,这可是德国的"国宝"级企业啊,在欧盟内部的分量可不小。

欧盟内部似乎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存在很大的分歧。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与其在意欧盟这些阴招,不如静下心来,专注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最终用实力说话,让欧盟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欧盟嘛,还是那句老话,贸易保护主义于己于人于己无利,趁早三思而行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趋势已定,任何人都挡不住。

为何国外汽车公司跳出来反对

对这些企业家来说,中国的市场是一块风水宝地,可以让他们赚很多钱。拿宝马来说吧,两年前这家德国老牌车企在中国销量超过了近八十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将近四分之一。在华工厂一年也能生产40多万辆宝马,可谓是印钞机一般的存在。

再看看奔驰,它在华销量也达到了88万辆更猛的是,奔驰在华的工厂,一年能下线超过100万辆新车,比在德国本土的产能还高出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看光卖车就已经是大赚特赚了,这些外资车企在华可还有整车厂、发动机厂、零部件厂等,都是暴力赚钱的摇钱树。所以你看,当欧盟打算对华加征关税时,他们才会紧张兮兮地跳出来反对。

毕竟,加征关税无疑等同于阻断了他们在华获取巨额利润的途径。若中国政府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他们将彻底失去在华市场的生意机会,或许只能面临亏损退出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资车企在中国的涉足经济贸易领域远不止销售市场那么简单。像大众、通用等众多知名车企,在中国的工厂产能甚至超越了本土,已然成为对华出口的核心力量。这些企业不仅在中国销售产品,更将中国视为重要的生产基地。这可把他们的命脉都掌控在中国手里了。因此外资车企反对欧盟对华征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哪儿舍得割断中国这么大的市场,离开赚大钱的机会?只要中国市场一关门,他们就会哭爹喊娘的。对这些大厂来说中国市场真的无与伦比,要想再找到中国这么大的消费市场难如登天。

中国市场孕育出了宝马、奔驰、大众这些全球车王的半壁江山,是他们发家致富的根本所在。失去了中国,他们就等于在全球失去一个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连全球第一的地位都很难守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在中国的市场里赚得盆满钵满,利润丰厚得令人咋舌,这块巨大的利益蛋糕已然成为了他们无法割舍的重要部分。一旦中国反手一招,他们就要在全球范围内大受重创。所以才会不顾一切地跳出来反对欧盟,保护自己在华的利益。

比亚迪面临新挑战

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车的领军品牌,在欧洲市场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实力,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欧盟突然扬言对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制裁,采取的一系列做法,比亚迪无疑将遭受重创。

其实欧盟之所以对华新能源车发狠,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 —— 嫉妒啊!他们不喜欢中国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汽车公司会被新能源这样的黑马赶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新能源车在电池技术、电机驱动以及电控系统等核心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不仅技术领先,更在成本控制上展现出色实力,因此性价比极为突出。这一显著优势令众多老牌车企倍感压力,深怕消费者的资金纷纷流向如比亚迪等系中国的能性价比更高无污染的电车企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欧盟这波加税,很大程度上就是逆势而为、狡兔三窟的保护主义做法,目的就是想借助关税壁垒为本土车企遮丑、创造有利条件。

不过,对比亚迪来说,欧盟的这波手脚却未必奏效。毕竟比亚迪在当地不仅有工厂,而且供应链已经本土化很深了,即便加税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何况在欧盟对税收提高之前,比亚迪在当地的定价其实就已算亲民了。就拿它的明星车型特斯拉来说,起步价在德国市场仅为3.8万欧元,远比本土品牌车型更实惠。

所以即便加税在所难免,比亚迪依然有足够空间压缩利润,继续保持在欧洲的高性价比优势。毕竟,新能源车现在在欧洲还属于小众市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当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句话说,欧盟加税对比亚迪的伤害并不致命,但却会让自家车企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因为消费者的选择权在手里,他们未必会被关税牵着鼻子走。

更何况,比亚迪也不是没有反手一招。它完全可以选择在欧洲当地新建工厂,绕过关税壁垒,同时还可以靠本地化生产降低制造成本,进一步扩大对本土车企的价格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从目前看,欧盟这波加税反而可能会加速比亚迪在欧洲的本地化进程,为其后续发展扫清道路。当然,短期内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未尝不是一个新的机遇。

日本以“涉俄”为由制裁中国企业

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马仔,日本这不是又在挑拨是非、添乱增僧了吗?听说是要以插手俄乌战争对俄进行援助为由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借着乌克兰战事的借口,他意图对外国出口物资至俄罗斯的行为采取严厉措施,竟将中国的贸易也无辜牵连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日本因为乌克兰危机,就想对中企使绊子招呼。要是真把这事办了,那可就惹祸上身了。中日关系肯定会遭重创。

中国并未卷入乌克兰战事,也从未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始终严格管控相关敏感出口。与此相反,美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设备支持。简单来说,日本不就是借此机会对实施不符合法规的单方面制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此举不仅危及地区的和平稳定,更开创了针对中企的非法制裁恶劣先河。这无疑将加剧地区紧张氛围,可能导致局势朝着更加危险的方向急剧恶化。

日本一旦真对中企使绊子,后果可就严重了。中方必将坚决还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毕竟,日本的动机很值得怀疑,一来是想向美国靠拢,二来也可能是美国对它施加压力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眼下中日关系本就处于紧张状态,如果日本再胡作非为,对华采取非法单边制裁措施,那无疑是自己的经济也将陷入困境。别看它现在嚷嚷得欢,等制裁真落地,它的企业在华生意首当其冲,经济形势和内阁支持率只会因此雪上加霜。

日本最好三思而行。毕竟中日经贸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日本很多企业的命脉可都掌握在中国手里。万一真拱火制裁,那可就是给自己的企业找罪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单是这次的风声,就已经让上万家在华日企人心惶惶,生怕中方对它们实施反制裁。要知道,中国市场可是日本企业的命脉所在,丢了这块大饼可就悔莫及了。即使是为了讨好美国人,它也未免太操之过急了吧?这不是火中捻薯,让本就濒临破产的企业雪上加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2024-06-13 13:33·中国经济网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遭多方强烈反对 2024-06-09 06:21·上观新闻 德国总理:反对将欧洲汽车市场与外国竞争隔绝 2024-06-12 17:06·环球网 跟风美国?日本被曝拟借口“向俄提供军事物资”制裁中企,中方已多次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