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3日讯或许在父母眼里,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作为家长恨铁不成钢,发个脾气教育一下没什么问题。但却忽略了,自己脾气暴躁的样子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对此,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心理专家李凤霞进行了以下分析:

父母脾气暴躁,长大后的孩子就容易产生这些问题。

1.不停道歉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争吵、动荡的环境中,他会变得小心翼翼,害怕惹到别人生气,从而不停道歉。

2.遇事想太多

因为父母情绪爆发时,孩子就会想,是不是我又犯错了,我哪里做得不对了?这样的想法会让孩子陷入焦虑,深受父母的坏情绪折磨。

3.害怕让人失望

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经常爱发脾气,那么这个孩子在家中就会学会看人的眼色。这样的孩子步入学校或社会之后,会努力去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在与别人交往中总会小心谨慎,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

4.照顾所有人的情绪

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常年处于躁郁两端,那么孩子从小就会被迫成为照顾者,从小就踮起脚尖,学会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绪爆炸。

5.总是取悦别人

父母脾气暴躁的孩子,他们会照顾所有人的感受,生怕别人不高兴,不喜欢自己。然而,他们唯独会忽略自己,哪怕心里不情愿,也会尽力满足别人的要求,以此来获得安全感和认同。

6.没有安全感

一个安全感被破坏的孩子,在成年之后会深受其影响,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社交恐惧、缺乏自信心等。而孩子的安全感,都是父母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与本文无关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李凤霞建议脾气暴躁的父母可以这样做:

1.转移注意力

家长可以给自己设定缓冲情绪的时间,如果想发脾气了,就告诉自己等30分钟再说,在这个时间段尝试转移注意力,比如看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或者出去跑跑步,等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再去思考问题。

2.学会释放情绪

对孩子发脾气,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平时工作压力很大,回到家看到孩子不乖就想发火。这时候,父母要先学会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在生活中多给自己一些空间。当父母情绪好了,自然就能和孩子愉快的相处。

3.心理暗示

当看到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就容易怒火蹭蹭上头,这个时候就可以自我暗示:“孩子不是故意的”“我应该有耐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把火消下来。

4.经常反思

当对孩子发完脾气之后,一定要学会反思“今天为什么对孩子发脾气了”“我这样做对孩子又会造成什么伤害”。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可以有效地控制情绪,减少对孩子发脾气的次数。

5.情绪过后,学会和孩子和解

当父母情绪缓和之后,要及时和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自己会发脾气,弄清发脾气的原因,并对孩子进行安抚,避免对孩子内心造成伤害。

闪电新闻记者 郝彬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