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史记》中不经意间发现,司马迁在七十列传中将《太史公自序》置于列传最后,也是整个《史记》中最后一篇,是一篇自作的自传,也是一篇序,现在书籍序在前,《史记》的序在后,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史公像。(图片来自《光明日报》)

序,《说文解字》解释本义为东西墙,有排列、次序的意思。学者认为《周易·序卦传》《诗大序》是书序的起源,经过漫长的发展,直到汉代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序。汉代对典籍的搜集整理及私人著书的增多,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

汉代书序中《淮南子·要略》《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论衡·自纪篇》等均是书中的最后一篇,放于书后。查阅资料发现,早期书序在后是由写作时间决定的,在全书写完后回顾书籍内容时才准备写序,序主要是对写作缘由、内容、体例等加以说明的需要,所以书序位置在其最后。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随着纸张的大量使用,书籍不仅仅掌握在贵族之手,更多的平民百姓接触书籍,书籍的传播速度加快,阅读群体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方便读者快速地了解书籍的内容,大规模将书序位置前移至书首,通常认为始于宋代,具体时间和书目已无法考究。序放在书首,如戏之序幕,曲之序曲,给书定个调子,也可以大致了解一下该书的内容。

另外,图书的装订方便也可能是序位置发生改变的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序作为另一种文体出现后,逐渐有了赠序和游序两种,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游序如白居易《游大林寺序》,当然,有时也会看到赠序中有游序,游序中还有赠序的情况,如柳宗元《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既是一篇游序,也可以说是一篇赠序,有了双重的性质。

序放到书首,后面的位置就以跋或后序形式出现。跋亦称题跋、跋文、跋语,跋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自从跋出现以后,序在其前,跋在其后。

序言其详,对写作目的、写作内容进行介绍,可以提供给读者更多的信息。跋言其简,有感而发。现在书籍中多用于后序、后记、卷后语等,更有甚者,化繁为简,干脆就不用。

《尔雅》中,序指绪也,古书中序常写作绪。序有自序和他序两种,自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属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这篇序文详细叙述了写作史记的前因后果、家世生平以及发愤读书的经历,最后介绍了《史记》的规模体例,并一一说明各篇要旨,起着目录和提要的作用。

《太史公自序》这样写: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太史公书》亦称《太史公记》,司马迁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内容和写作意图作了介绍,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那么,《太史公书》什么时候称为《史记》呢?

这里先有个问题,太史公指谁?太史公是官职、尊称还是一种习惯性称呼,一直众说纷纭。史和古老的巫术有关,太史在当时是指精通天地阴阳鬼神消息的人,不是指撰写史书的人。太史公大抵上可以理解为太史令官职的尊称。司马迁多次以太史公自称,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曾任太史令。

到了东汉灵帝和献帝时期,人们逐渐将《太史公书》称为《史记》。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序文中称:“《史记》者,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当时著书不记作者名字是社会上普遍现象。

说完自序,接下来说说他序,他序是作者求别人为其作品写序。求他人作序,起于晋代左思,相传他作《三都赋》后,自我感觉名气不大,请当时文坛名家皇甫谧为他作序,便写了《三都赋序》,后代沿袭,逐渐成为一种风尚。(完)

作者/王东志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