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年画,估计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但要是说起曾经以画年画而闻名遐迩、星光闪耀的四大明镇之一的朱仙镇,可能就鲜为人知了!

在明清四大古镇中,除了朱仙镇外,还有汉口镇、佛山镇和景德镇这三座赫赫有名的古镇。并且,这三座古镇随着时代发展,也都一一演变成了当今重要城市组成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口镇

就拿四大古镇的汉口镇来说,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它都是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人来人往,繁荣昌盛。如今变成了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路线四通八方,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

还有佛山镇,凭借历史悠久的手工文化闻名于世,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了国家重点城市,下面管着五大城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山镇的名称来源于古人在城内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地名为“佛山”。是岭南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它与我们前面所介绍的汉口镇一样,既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四大名镇之一,又是“天下四聚”之一!

佛山除了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外,还是我国有名的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2023年一年,佛山市的GDP就高达13276.14亿元,比一些国家的全年GDP值都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德镇就更不用说了,至今依旧是远近闻名,甚至还有不少外国友人因仰慕我国的瓷器文化而前去学习。

唯独朱仙镇,曾经的辉煌也只是一瞬,现在更是沦落成了普通乡镇,无人问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朱仙镇

朱仙镇崛起于北宋时期,当时赵匡胤陈桥兵变,建都于汴京,也就是如今的开封。随后,汴京便迎来了一次人口大爆发,整个汴京足足有150多万人口,要知道,这可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多人,只靠当地生产的物资肯定是不够的,毕竟这可是150多万人啊,这一年需要的物资简直不敢想象。那这怎么办呢?当然是从外面往汴京运啊!而且汴京周围河流很多,极其适合水运,便宜又快!

虽然汴京有四条河流可以运输,但运输能力最强的就是汴河,其次就是惠民河。而惠民河途经朱仙镇,这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次风口。借着漕运之利的东风,朱仙镇迅速繁荣了起来,通往各地的船只也在此停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上商铺、酒店、钱庄,各种建筑拔地而起,可以说,出道及巅峰!而且朱仙镇还有一项特殊的工艺,就是木板年画。古时候的家家户户基本都贴年画,那时候年味儿浓,而且会这种的技艺的人也不多,再加上朱仙镇制作的年画格外精美,所以朱仙镇的名气很快就传出去。

直到宋朝覆灭,朱仙镇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当时元朝接手朝廷,将首都迁至北京。京杭运河的开通,也是为朱仙镇没落加了一把火。而最让朱仙镇雪上加霜的,还得是黄河水患的来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次的大洪水,次次光顾朱仙镇,大量泥沙被堵在贾鲁河,让朱仙镇最后能依靠的一条运输河流也丧失作用,这对朱仙镇来说,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虽然在1927年,贾鲁河被重新梳理了,但此时的朱仙镇已经不复当时了,原本几十万的人口,留下来的也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人口都不兴旺了,经济又怎么能发展起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郑州被划分成了河南省的省会,开封又被力压一头。不管是便捷的交通,还是经济政策的推动,郑州一直优先开封。朱仙镇也因此彻底一沉到底!

小编有幸去过这四个地方,也目睹过它们的风采,好像朱仙镇除了历史悠久之外,确实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了,和其他三者相比,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仙镇的短处

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当年也号称十里洋场,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湖北乃至周边的资源都往这里汇聚,地理位置极佳。景德镇的瓷器闻名遐迩,算得上是产业兴市。而佛山作为广东几大重镇之一,又在广州附近,开埠之后利益均沾,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很早就成为经济重镇。改革开放之后三地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势不可挡!

然而反观朱仙镇呢,地处中原,本来地理位置就很尴尬了,还没有被列入重点发展的城市。再加上中原历来战乱频繁,虽然历史文化深厚,但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却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朱仙镇本身,离开运输产业后,能被提及的就只有年画工艺和岳飞和他的十二道金牌。木板年画,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很多人更愿意把它叫做日渐衰退的民间工艺。关键是这东西还贵的很,明明是工艺品,却要往艺术品的价格上靠拢。再加上传统的手艺人也日渐凋零,和所谓的电脑制版技术崛起等,让这东西变得和义乌小商品一样毫无特色。

同样都是年画,它还面临着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的竞争。而后者尤其是杨柳青的地理位置和宣传力度,一百个朱仙镇也只能望洋兴叹。也就是说,论产品的话,年画并不能成为朱仙镇发展的根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流传下来的岳飞和他的十二道金牌,只能说现在随着各种商业化的崛起,恶俗简陋的庙宇道观拔地而起,乱七八糟的故事张冠李戴,好像在他们看来,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并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赚钱。

一个只有历史文化底蕴还稍占优势的地方,不看重文化底蕴的传承,这怎么可能会发展起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又失调的朱仙镇,怎么和其他三大古镇相比。而且,现在的朱仙镇,除了偶尔的民俗节目外,也没有什么特色而言了。那些想去了解历史底蕴的,都去更加在意传承的开封了。只能说,朱仙镇的没落不是没有原因的。

对于朱仙镇的没落,屏幕前的你们有何感想?

参考资料

[1] 开封市民政局 2024年2月8日报道 开封市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 系列之千年古镇-朱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