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收麦季,某基层发表一篇名为“当场死亡!马路上晒麦子的看看,多少麦子能赔起?”的文章引起热议。文章引用了许多图片,以事例警醒公路晒麦子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警醒广大农民朋友,莫要把公路当成晒麦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文章感触颇深。不否认,作者好心好意,且提醒及时又有必要。但心中还是不免提出疑问,老百姓为啥要把麦子晒到大路上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没地晒。以前,村里有专门的晒麦子的场地,房子也少,空地多,割了麦子,在自己村里找块地就晒了。现在的农村,朝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快的,村里集中住楼房,那还有地方晒麦子呢!如果能就近,谁愿意把麦子拉到大路上晒呢?在大路上晒麦子固然危险,还有许多不自觉的农民朋友,把路占完,根本不考虑行人和车辆的通行。确实不妥。但公路晒麦子,光靠提醒,是不够的。解决不了农民的问题,提醒就是一纸空话。这方面,有的地方政府就做得很好。西峡把文化广场腾出来变成晒麦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禹州更是要求开放村委大院、广场、学校操场等场所,供老百姓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你提供了足够的场地,恐怕也不需要提醒了。基层治理,不能只靠提醒解决。

作为比提醒管用得多。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