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绵竹木版年画

级别:国家级

类别:传统美术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绵竹木版年画技艺主要分布在绵竹市城区剑南镇和北部的拱星镇、清道镇、新市镇、孝德镇等地。相传绵竹在宋代已有木版年画生产。绵竹木版年画的题材除传统的门神画以外,还涉及戏曲故事、山水花鸟、写景纪实、吉祥图案等。从体裁论,绵竹木版年画有“红货”和“黑货”之分,“红货”是指彩绘年画,“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绵竹各地年画制作有专业分工,城区偏重拓片、杂条、斗方、案子,并兼及门画;清道乡偏重彩色清水大袍;遵道乡偏重美人、娃娃戏,如此等等。

绵竹木版年画制作包括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盖花等工序。其艺术特点:一是手工彩绘,同一张版因不同的手绘,效果不一;二是绵竹木版年画四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光葵在刻年画门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对称性构图;三是运用色相和色度对比,尤善用金色(如沥金、堆金、贴金)。但比较而言,最见特色的还是“填水脚”(指用剩余颜料涂抹的一种样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琼 尉迟恭

绵竹木版年画展现了绵竹人民的生活气息、节庆风俗,为“中国木版年画四大家”之一。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巴蜀史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