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没人去看电影了?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今年端午档总票房仅为3.83亿元,与去年破9亿的成绩相比,可谓崩得一塌糊涂。除了特殊时期的2020年和2022年,几乎创下近10年票房最差记录。

今年端午档,电影总场次创历史新高,但上座率低到令人发指,票房TOP3作品,上座率仅为5%左右,场均人次均未超过7人。

影视行业调整叠加特殊时期,打断了电影产业的正向循环,当行业存货也消耗殆尽,便面临产品供给的严重失调。

如何解决?只能静待恢复。

无一票房过亿

去年端午档电影票房超预期,行业今年打足了鸡血,上映影片数量,比去年端午档多1部,比今年五一档多3部。

并且,题材涵盖了犯罪、喜剧、战争、家庭、悬疑、动画等多个类型,主打一个各种观影喜好都能满足。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去年端午档,《消失的她》档期内斩获5.1亿元票房,热度一直延续到暑期档。今年端午档,3天,11部电影,没有一部票房过亿,凉透了。

改编自同名高分国产青春剧,原班人马出演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看起来爆款相十足,但仅拿到7150万元票房。而这竟是今年端午档票房冠军。

端午档TOP2是《扫黑·决不放弃》,拥有强大演员阵容和制作班底,且集合了扫黑和喜剧两大热门元素,仅斩获6864万元票房。

第三名《谈判专家》是典型的港片,由刘德华监制、邱礼涛编剧并执导,档期票房刚过5000万元。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端午档(6.8-6.10)总票房3.83亿元,同比下降近六成,除了特殊时期的2020年和2022年,几乎创下最差票房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观影人数上看,今年端午档亦是过去十年最低,仅为96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的2254万下降近六成,比最高的2018年的2580万下降近七成。

更值得警惕的是,端午档全国影院上座率持续低迷。总放映场次139.1万场,刷新过去十年端午档总场次记录,上座率却少得可怜。

从单部影片来看,票房TOP3《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扫黑·决不放弃》《谈判专家》上座率均在5%左右,场均人次均未超过7人,过低的上座率最终严重影响了票房表现。

其实,端午档的“扑街”,只是当下低迷电影市场的延续。今年1-5月底,国内电影市场一共斩获216.72亿元票房,较去年同期的221.34亿元,有所下滑。

同去年一样,今年春节档之后,电影市场一直提不起气。只不过去年《消失的她》撑起端午档后,暑期档偶然爆发,带动电影大盘。但今年,端午档直接哑火,暑期档,也仍然是未知数。

市场严重缺货

无论电影业找了何种理由,市场的低迷,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产品力下降。

去年的电影市场,观众看的是从孕妇坠崖案到男女对立之争,再到反诈反赌教育,各种社会热点话题,轮番讲了个遍的《消失的她》。

唤醒国人血脉里诗的基因,能让小学生现场背诵,成年人流泪不止的《长安三万里》;由真实故事改编,有少年心气,有格斗传奇,也有少年与中年人互相救赎的《八角笼中》。

再加上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以点燃大众情绪为切入点,铺天盖地地宣传,大家的观影热情被调动起来,观影热潮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今年端午档,乃至整个电影市场,这类电影供给都严重不足。

《谈判专家》属于看了片名直接没兴趣的那一类电影。票房TOP5中,该片上映前想看人数最低,仅为2.87万,与《扫黑·决不放弃》15.45万的想看人数差距明显。

《扫黑·决不放弃》也没好多少,虽是现实主义题材,但该片早在2021年就已经传出组讯。此后,扫黑题材的影片便集中出现,观众已逐渐审美疲劳。

再加上内容存在瑕疵,上映后想看人数仅增加了7000多。相比之下,《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上映后,想看人数增加了1.3万;《加菲猫家族》想看人数增加了2.1万。

而少有的现实题材电影《走走停停》描绘北漂回乡青年,有戳中情绪价值的潜质,但把目标受众框在了“善于共情”的影迷群体里,无形中也让受众变窄了。

行业缺钱,低迷继续

短期来看,内容新意不够,营销凑一凑,把观众预期拉满,或许还能“骗”到部分票房,端午档出现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应该不成问题。

可当下的电影市场,无论是投资方还是发行方,普遍缺钱。主力公司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博纳影业、北京文化,都陷入自己的困境,难以自拔。

大家都更愿意把钱用在刀刃上,而非广撒网。具体到宣发上,去年那种铺天盖地的电影营销宣传,很少出现了。

在电影供给端,缺钱的情况更严重,导致优质电影供给不足,这或许才是今年端午档票房失利的根本原因。

电影行业,具备典型的生产周期长、爆款概率低、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受特殊几年的停摆影响,行业的正向循环被打破。

市场缺乏好的产品供给,电影观众不买账,电影公司挣不到钱、甚至是陷入危机,投资积极性减弱,难以推出优秀的产品……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周处除三害》、《疯狂的麦克斯》等正常年份难以上映的作品,居然也出现在中国的大银幕上。

好莱坞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产业拉胯,无法挽救中国电影市场,唤回观众的重任最终还得靠国产电影。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曾表示,虽然2023年票房有所恢复,但影片投拍数量欠缺的情况已经显现,这将直接影响2024年的电影产出。

如今,结果已然看到。更严重的还在后面。今年直到4月,开机的大片数量仍不乐观,或许会进一步影响到2025年的春节档和暑期档。

可见,电影市场回暖虽非一朝一夕,今年暑期档,会变好还是变差,相信很多人心中已有答案。

本文源自:斑马消费

作者:陈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