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武器,我们以前只在影视剧里见过。这种武器超快的速度,超强的杀伤力,是每一个国家梦寐以求的。如今,我国已经有了可实用的激光武器,在这个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前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其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就出现过这样一支部队,曾经用“激光武器”击落过敌机。而且,这支部队的平均学历非常地高,士兵几乎都是大学生。这在当时,不能说是难得,简直是奢侈了。那么,这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此时,中国军队已进入正规化阶段,开始组建多兵种作战部队,包括海、陆、空军以及装甲兵、铁道兵、高射炮兵等。为防备敌人的夜间袭击,中国也组建了一支特殊部队,专门操控探照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志愿军入朝之后的5次大型战役纷纷落幕,双方沿汉江对峙,很难再有突破性进展。美国为了逼迫志愿军撤离前线,进行了“绞杀战”,出动大量战机对朝鲜北部的交通线进行狂轰滥炸,试图以此切断志愿军的补给。敌人的飞机十分密集,我军又没有足够的空军掩护,损失十分严重,战士们的生存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9月份,我国的空军和高炮部队已经初具规模。国家领导人认为绝对不能再让美国人为所欲为了,于是展开了针对美国绞杀战的“反绞杀战”。一时间,年轻的新中国战鹰冲上云霄,以“空中拼刺刀”的决绝打法,赢下了好几场漂亮仗。三九线以北的天空,已经不再是美军可以来去自如的地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限于机场的规模和位置,我国空军无法更深地进入三九线以南天空,而战线却在三八线。那么,这整整一个纬度的防空任务,就只能交给高炮部队来完成。此时,志愿军的高炮部队也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从武器到战术都很先进。很快,他们就连续击落了几架敌机,宣示了自己在三八线附近的存在。

美军当然不甘心自己束手无策,凭借先进的导航系统,他们决定将轰炸的时间改在晚上。这一点,还真是让我军有些措手不及。在缺乏雷达的情况下,我们对敌人的夜间轰炸应对能力非常有限。往往是敌人扔下了炸弹,我们都找不到他们的位置。一时间,我军运输线再次受到严重威胁,好几座大桥都被敌人炸断。后方辎重运不上来,前方的志愿军战士的损失开始加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那个阶段,想要对付敌人的夜袭,必须用雷达或者探照灯配合高炮使用才行。而近战之中,就只有探照灯最有效。这种最早由日本人带进来的装备,其实早就被我军集中起来使用了。只不过,探照灯部队既没有形成规模,装备的质量也比较差。但是为了对付美国的飞机,国家领导人下令,扩建和改造探照灯部队,让他们以一支技术兵种的身份投入到战场上。

探照灯部队对陆战意义不大,但是对于防空却不可或缺。他们会和高炮形成配合,联合打击敌人空军。他们会以阵列的方式排列灯具,在天空中形成一条条的光柱,牢牢地锁住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真要是想达到这个目的,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我军以前用的日本探照灯功率很低,和防空用的完全是两码事,而且也从来没有进行过阵列和理论上的学习,现在要组建一支可以锁住美国飞机的探照灯部队,一切必须从头学起。

不过,这些困难,根本难不倒我们的志愿军。很快,一批苏联的教官就来到了中国东北,开始帮助我们组建探照灯部队。别看这支部队没有实际的战斗能力,但是对于理论的掌控要求很高,寻常人根本操作不了。为了能迅速成军,国家不得不从各个高校的无线电和雷达专业中招兵,让他们加入到探照灯部队中。同时,国家还从大中城市中抽调司机和电工,让他们随探照灯部队行动,以进行日常维护。这使得探照灯部队的成员,平均学历都达到了大学以上。

这样一支部队,按照寻常的流程,要想训练成功,没有半年是做不到的。但是前方战事紧急,志愿军高层只给了他们20天的时间。仅仅20天,就要从一个新手变成能熟练操控、维护探照灯的老兵,难度不小,这也就意味着探照灯部队的人必须日以继夜地学习。为了能尽快掌握技术,他们开始训练后,几乎不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