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公允客观、完整翔实的杜月笙传记

作者以杜月笙的生平为主线,查阅大量海内外档案、史料,真实讲述杜月笙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一生……

尽现民国枭雄杜月笙戏剧性的一生

生意场上,杜月笙机灵诡诈,善敛财,会散财;社交场上,他长袖善舞,善于理顺与各派军阀的关系,成功笼络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滩黑帮帮主,叱咤风云。

★客观书写,要言不烦、风格独到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枭雄:杜月笙》

巫 解 著

作家出版社

新书介绍

作者以杜月笙的生平为主线,查阅大量海内外档案、史料,真实讲述杜月笙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一生:一个来自乡下的孤儿,单枪匹马闯入上海滩,由一个三餐无继的小混混,一路扶摇直上成了上海滩的黑帮大亨,而且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新闻报业、教育等领域,成了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与蒋介石称兄道弟,与宋子文交往甚密,戴笠与他义结金兰……

杜月笙说:“钱财用得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人情。”

杜月笙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多棱镜,稍微旋转一下,就能展示出截然不同的色彩。前一秒钟,这色彩可能是黑,而后一秒钟,可能又是白。纵观其一生,不仅得益于其黑帮背景,更重要的还有海量人脉,以及对时局、时机的精准把握。

本书在兼顾完整性与翔实性的基础上,客观再现杜月笙纵横上海滩黑道、商界、军界、政界的权术与谋略,不仅是他个人的发迹史,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曲折变化的民国史。

作家介绍

巫解,1983年生于山东高密,历史人物传记作者。信奉“精彩讲述,客观还原”的写作原则。代表作品:《民国枭雄:杜月笙》《通往权力之路:王莽传》等。

文章试读

第一章 少年立志出乡关

历史是逝去的今天,今天是明天的历史。从这个角度看,一切过去和未来,都是当下。

站在当下,可以检阅时光链条的任何一个节点,以及这个节点上的每一个人物。接下来,我将把这个节点定在公元一八八八年,人物是杜月笙。

于是,时光飞速逆流,带着我们回到并不遥远的一八八八年。

一八八八年,正是清末光绪十四年。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风雨飘摇中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

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很多事——京城、山东、东北奉天等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震,而安徽怀宁等地则遭遇了水灾。另外,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

如果这些都不算什么的话,那另外两件事大概可以算是大事了——一八八八年十二月十七日,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几乎同一时间,慈禧老佛爷一声令下,开始大肆修葺供她消暑的颐和园。

本来,这两件事不该发生交叉,但充满戏剧性的是,修葺颐和园所用的三千万两白银,是以海军经费的名义筹措的。也就是说,本该拨给北洋水师的军饷,被挪用到了颐和园的建造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件事合在一起,就成了清王朝灭亡前的一件大事。而此时,内忧外患的清王朝距离它最后的葬礼只剩下区区二十三年了。

总之,这是一个乱世。所谓乱世,必是充满了变数的年代。既有变数,就会有英雄、枭雄粉墨登场,大展手脚。

杜月笙,可谓生逢其时——这年的八月二十二日,在上海浦东高桥镇的一栋旧房里,杜月笙呱呱坠地。接生婆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小肉疙瘩,平平常常,毫无特色。她洗了把手,接过杜家微薄的酬金,连声喜都没道,就颠着小脚回家去了。她不会想到,这个出生于贫困之家的小娃娃,日后会飞黄腾达、八面威风,几乎把整个上海滩玩弄于股掌之上。

这也不能怪接生婆有眼无珠。与大多数非凡之人出生时的盛况不同,杜月笙生得太普通了,既无神物驾临,也无红光满室,他的母亲更没有梦到月亮、太阳、星星之类的星球坠入怀中——而这些异兆,历来被当作传奇人物的人生起点。细细琢磨,有点类似赢在了起跑线上的感觉。

不过,如果一定要寻找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这一天正好是阴历七月十五,民间俗称的“鬼节”。所以,这个孩子一出生,家人都说他带有一身鬼气。尽管如此,幼小的杜月笙还是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杜文卿是杜月笙的父亲,这个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一直在为生活努力奔波着。他曾在茶馆当过跑堂,也在码头做过丁役,后来终于有了点本钱,就与人合作在几十里外的杨树浦开了一家小小的米店,但时势艰难,买卖越来越不好做。

杜月笙的母亲朱氏,靠着给有钱人家洗洗衣服,有点微薄的收入,辛苦持家。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杜月笙刚满周岁的时候,朱氏病了。没办法,朱氏只好抱着襁褓中的杜月笙,步行几十里,去投奔在杨树浦开米店的丈夫。

可是,杜文卿米店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店中存下的陈米,早已卖了出去,而米价却一天天见涨,卖米的这些钱,根本就买不来多少新米。眼看着一天比一天难以为继,偏偏这时候妻子和儿子又来了,而且朱氏还有病在身。

面对这种情况,杜文卿更加忧愁。好不容易把朱氏的病治好,米店却眼看着开不下去了。于是,朱氏就和丈夫商议,进纱厂做工。当时,杨树浦有好几家纱厂,很多女子在里面做工。

谁知境况略略有所好转,就遭遇了不测风云——再次生育的朱氏因难产与世长辞。

看看刚刚死去的妻子,再看看刚来到这个人世的女儿,还有尚不懂事的儿子,杜文卿悲痛难抑,号啕大哭。哭完之后,他还得挺起脊梁,料理妻子的后事。杜文卿倾其所有为妻子买了一口白皮棺材,然后在亲人的帮助下,总算是把灵柩抬回了高桥镇。

朱氏的死,使杜文卿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但他必须挺着,如果他死了,一对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儿女还能依靠谁呢?他把杜月笙和他的妹妹一同抱回杨树浦,三人相依为命。

对杜文卿来说,生活太艰难了——忍受着丧妻之痛不说,还要挣钱糊口,还得照顾年幼的孩子,他实在是支持不下去了。最后,在亲友的劝说下,为了给三人都留条活路,他只好忍痛把女儿送给了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候的杜月笙

这件事在杜月笙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什么印记,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想到的是,从那一刻起,他对生活的感受肯定不再布满阳光。

许多年后,沧海桑田,杜月笙成为名动全国的知名人士之后,曾千方百计寻找这位胞妹,但直到他逝世,骨肉团圆的愿望也没能实现。也许,那个襁褓中的孩子早就夭折了。

众生皆苦,我佛慈悲。生活之残酷无情,对谁都是一样的。

作家出版社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枭雄:杜月笙》

巫 解 著

作家出版社

排版:邓 宁

编辑:徐艳玲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踏着月光的行板》:爱是在平淡岁月里默默付出

中国商业犯罪间谍小说第一人|以AI为主角 永城新作《莫莉和森克》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