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的时光里,万物复苏,植物们开始展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这个时节,许多居住在农村的人们热衷于走进大自然,搜寻那些新鲜的野菜来满足味蕾。随着春天的落幕,紧接而来的是形形色色的野生菌类。尤其在春夏交替的梅雨季节,野生菌迎来了生长的黄金时期。

因此,每逢这个时刻,众多农民朋友都会提前去勘察地点,为采摘野生菌做好充分准备。然而,野生菌中有些品种具有毒性,若辨识不清,食用后可能会带来危险。

鉴于此,笔者建议,只要我们能多了解一些关于野生菌的知识,那么在农村地区游玩时,便能顺道收获各种珍贵又美味的野生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野生菌的类别与知识,我时常与大家探讨,不知各位朋友是否铭记于心?若有所遗忘,也无需担忧,可前往我的个人主页回顾一番,定能助你受益匪浅。

在本期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揭示一种极具特色的野生菌。这种野生菌的生长环境颇为独特,它既不生长于松林之中,也不依附于腐木或竹林,而是独树一帜地出现在白蚁巢穴之上,那便是被誉为“鸡枞菌”的珍稀品种。

提及白蚁,恐怕众多农民朋友对其都心存芥蒂。的确,白蚁并非善类,它们蚕食树木与农作物的幼苗、嫩茎及根部,致使森林、果园、农田遭受重创,进而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因此,一旦农民朋友在田间地头发现白蚁巢穴,通常会立即采取行动予以铲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长在白蚁窝上的野生菌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令人叹为观止。尽管白蚁被视为一种害虫,但在它们的巢穴上却孕育出了神秘的野生菌——鸡枞菌。鸡枞菌之所以被誉为神奇,是因为它们仅生长在白蚁巢穴之上,而在其他地方却无法存活。因此,若想采摘鸡枞菌,必须前往有白蚁巢穴之地。

鸡枞菌与白蚁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在白蚁建造蚁巢的过程中,它们同时培育了鸡枞菌的菌丝体,共同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所以,一旦发现鸡枞菌,便意味着附近必定有白蚁巢穴。

在我国南方的山区,鸡枞菌的分布较为广泛。例如,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以及湖北西部的山区,经常可以寻觅到鸡枞菌的踪迹。由于生长地域的差异,民间对鸡枞菌的称呼也各具特色,如鸡㙡花、荔枝菌、六月菌、拆菌、白蚁菌、鸡油菌、鸡肉菌、斗鸡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采摘鸡枞菌?

采摘鸡枞菌与采摘普通野生菌截然不同,其过程颇具匠心。鸡枞菌的生长习性颇为独特:若某年它在这特定的白蚁巢穴中崭露头角,那么只要保持该巢穴的完整,次年它仍会在此生长。然而,一旦触碰了这白蚁巢,或巢中的白蚁搬迁他处,那么自此之后,鸡枞菌便不再光顾此地。

在乡间,人们常将那些连年孕育鸡枞菌的白蚁巢穴亲切地称为“鸡枞窝”。而鸡枞菌何时绽放生机,往往与前一年如出一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采摘鸡枞菌的过程中,首先务必保持低调,无论是发现鸡枞菌还是将其挖出,都切勿大声喧哗,以免惊扰到白蚁窝中的白蚁,导致它们搬家,从而影响来年的采摘。

其次,动作要迅速,因为鸡枞菌的采摘期非常短暂。通常情况下,当鸡枞菌顶部的伞盖尚未展开时最为鲜嫩可口;一旦伞盖张开,肉质便会迅速变老,此时口感将大打折扣。

最后,在挖出鸡枞菌后,建议在根部涂抹一些来自白蚁窝的湿泥。这样一来,如果无法一次性食用或销售完毕,鸡枞菌还可以保存一到两天,否则它们很快就会变得干燥无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古一来,我国老百姓便有采挖及品尝鸡枞菌之传统,《黔书》中记载:“鸡㙡,秋七月生于浅草,初露地表如笠,渐展如盖,日移则纷披似鸡羽,故名鸡。因出土而生,故曰㙡。”时至今日,鸡枞菌不仅为人们所钟爱的美食佳肴,更成为具有高价值的野生菌类。寻常野生鸡枞菌每斤售价百余元,品质上乘者,价格可达数百元。

虽现正值春夏之交的6月,但诸位可提前了解,待梅雨季节降临,闲暇之余,不妨入山探寻。倘若幸运遇到鸡枞菌,赶紧挖回家,既可自家享用,亦可携至市集出售。然而,采摘之时切记勿破坏白蚁窝,亦勿惊扰白蚁,否则来年将无缘再挖。

诸位朋友,你们是否亲手采摘过鸡枞菌?对于鸡枞菌的味道,又是如何看待?敬请留言分享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