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虹口区靠近北外滩,有个犹太难民纪念馆,记录了二战时期一批犹太人通过民国政府发的签证来上海避难的历史。纪念馆所在地就是当年犹太人生活的原址,里面的一部分物品由当年亲历者捐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给了犹太人帮助和温暖,这是一份生死患难的真情。

二战期间,迫于德国的压力,许多国家都不敢接纳犹太人,而民国政府在自己也在艰难抗日的时候,顶着日本的盟国德国可能打击的压力,接纳了犹太人。1938—1940年,时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最少向4000名犹太人发放了到上海的签证,民国政府这一壮举为延续犹太人血脉作了很大贡献,因此以色列非常感恩,何凤山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国际正义人士”和“荣誉公民”的称号。2018年3月15日,以中国前外交官何凤山命名的何凤山广场在米兰正式揭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凤山亲笔签名的签证

因了民国政府的救命之恩,以色列对华一直很友好,没有国家愿意卖给华的一些先进装备,以色列顶着压力,卖给了华。二战时在上海避难生活的一些犹太小孩,长大后去了美国,美国前财务部长沃纳·迈克尔·布鲁门特尔就是其中一位,他就任美财政部长期间,积极推进中美友好,因为他的童年是在上海虹口区舟山路59号度过,感受过中国人民的友好与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当年卖了瓦良格号航母给华作旅游用,瓦良格号为中国拥有航母提供了基础的模型,是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前身。同时乌也卖了一些技术给华,如AI-25TLK涡扇发动机技术,促进了中国自主研制教练机的发展,还有航空发动机D-18T等,推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中乌曾是非常好的朋友,两国之间贸易交往频繁,泽连斯基曾说,中国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国。战前,乌克兰的许多农产品销往中国。

然而这一切在这几年都变了,两个好朋友,变成了两个敌人。

因了对巴勒斯坦的支持,以色列对华态度开始转变,尤其是提议建立巴勒斯坦国,以色列不能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方面,有了某将军劝降的金玉良言,泽连斯基的愤怒又达到一个高点,泽连斯基说,有的国家自己不参加瑞士和平峰会就算了,还阻挠其他国家参加;乌克兰没有投降的传统,不像个别国家自己经历过苦难还劝说别人不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是两个非常好的朋友,也是两个得到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唯二途径,现在两扇门都悄然关上了。再也没地方可买别的地方买不到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了,因为其他国家都不愿意卖。而愿意卖的国家都没有现金设备和技术,比如好朋友阿富汗、巴基斯坦。民国政府做的好事留下的好处,因为支持以的敌人而被用尽了,先人的恩惠泽及后代,也因为积极参与中东问题也没法再泽了。而因了俄乌战争,成了里外不是,不仅失去了很好的贸易伙伴和朋友,也建立了仇恨。

短短几年,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