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提起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万贞儿。万贞儿虽然年长宪宗17岁,是宪宗还是太子时身边的侍女,但宪宗却对万贞儿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甚至还想要将万贞儿封为自己的太子妃,奈何有英宗朱祁镇拦着,宪宗才未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在英宗病逝后,宪宗将吴氏封为正宫皇后;

然而吴氏仅在后位上一个月的时间,便因为杖责万贞儿而被宪宗废掉。如此吴氏便成为历朝历代唯一一位因得罪宫女而被皇帝废掉的皇后,而万贞儿则是在生下宪宗皇长子后被封为贵妃,成化十二年晋封为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

成化二十三年万贞儿病逝后,宪宗得知消息后嚎啕大哭,感叹:

贞儿死了,我也活不长了。

果然万贞儿去世后近七个月,宪宗也病逝了,年仅41岁而已。

如此便可见万贞儿对于宪宗而言有多重要,不过万贞儿并非宪宗唯一的宠妃。成化十二年之前,万贞儿确实独得宪宗宠爱,但自成化十二年开始,后宫便出现了一位能够跟万贞儿分宠的妃子,其受宠程度仅次于万贞儿。

此人便是孝惠邵皇后,邵氏不仅仅比万贞儿年轻漂亮,而且接连为宪宗生下三个儿子;甚至宪宗想要将邵氏所生的儿子立为皇太子,奈何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邵氏所生的三个儿子,最年长的是宪宗第四子,群臣自然会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命里有时终须有,值得一提的是,邵氏的儿子虽然没有被立为皇太子,也没有做过一天皇帝,但她的长孙却坐到了皇位上。而且幸运的是,邵氏有生之年,亲眼看到了孙儿登基。正因为如此,邵氏被尊为太皇太后,还被追谥为孝惠皇后。

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看一下:孝惠邵皇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01

邵氏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因为日子过不下去,邵氏便被父亲卖给了杭州镇守太监;至于邵氏何年出生并没有史料记载。天顺四年(1460年),邵氏入宫为宫女,此时的朱见深还是皇太子。天顺八年英宗病逝,朱见深登基,史称明宪宗。

至于邵氏何时成为宪宗的妃嫔,如何得宠都无从得知。据说邵氏第一次入得了宪宗的眼,是在一天夜里在月光之下吟红叶诗,恰好被宪宗遇到,宪宗被邵氏吸引,自此以后邵氏便成为宪宗身边得宠的妃嫔之一。

不过此时的邵氏还未彻底在后宫站稳脚跟,毕竟宪宗最宠爱的是万贞儿;而且后宫女子向来“母凭子贵”,邵氏想要真正成为宠妃,则需要生下一位皇子。

成化十二年,邵氏如愿生下皇四子朱佑杬,母凭子贵被封为宸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邵氏一同晋封的,还有宪宗最宠爱的万贞儿,万贞儿被晋封为皇贵妃。

在成化十二年之前,除了宪宗宠妃万贞儿、为宪宗生下皇次子的柏贤妃、为宪宗生下皇三子朱佑樘的纪淑妃外,并无其他的妃嫔被册封为妃。

邵氏能得如此,便可见宪宗对她的宠爱。

而且邵氏生子的时间也恰到好处,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宪宗皇长子是万贞儿所生的唯一的孩子,不幸夭折,之后万贞儿再没有怀孕;在此之后,宪宗其他的妃嫔想要怀孕或者是生下皇子公主是十分困难的。

柏贤妃虽然生下了皇次子,但是很快便夭折,世人皆以为是万贞儿所为;

纪淑妃原本是宫中女史,得宪宗宠爱得以怀孕,但万贞儿绝不允许纪氏生下孩子,好在有宫女假称纪氏是生病而非怀孕才躲过一劫;纪氏生下皇三子后,万贞儿便宦官张敏前去除掉,张敏不忍宪宗无后,便偷偷地将孩子养着,一直到成化十一年,除了皇三子外,宪宗无一子出声。不仅朝臣们着急,宪宗自己也着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敏见宪宗如此,终于将纪氏所生皇三子的存在告诉了宪宗。

宪宗欣喜若狂,将儿子接出冷宫,取名朱佑樘,直接册封为皇太子。

而纪氏则母凭子贵被封为淑妃,居住永寿宫;然而没多久纪氏便去世了;而宦官张敏也吞金自杀。这一切都太过巧合,不得不让人怀疑与万贞儿有关。

失去生母的朱佑樘,便由祖母周太后亲自照料。

也正是从这年开始,宪宗便不再担心无后继承皇位;也可能是因为此时的万贞儿已经失去了约束宪宗的兴趣,从成化十二年一直到成化二十三年,宪宗总共生了11位皇子6位公主。

而邵氏,也恰逢此时得到宪宗的宠爱,得以怀孕生下庶四子朱佑杬。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化十四年,邵氏生下第二个儿子,庶五子朱祐棆;

三年后,邵氏生下第三个儿子,庶八子朱祐枟。

邵氏本就得宠,有了这三个儿子傍身,邵氏在后宫的地位便更加稳固,仅次于皇后、万贞儿;如此宪宗便想要将邵氏所生的庶四子朱佑杬改立为皇太子,毕竟纪氏去世的早,而且宪宗对纪淑妃也只是短暂的宠幸,并无宠爱一说。

爱屋及乌,自然想要给爱妃的儿子一个太子之位。

但是《皇明祖训》说得很清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宪宗虽先后册封两位皇后,但都没有生下嫡子。一位仅在皇后之位上一个月的时间,来不得怀孕,一位则是毫无宠爱,自然也不会怀孕生子。

如此便只能是从宪宗庶子中挑选年长者,在庶长子与庶次子夭折的情况下,庶三子便是实际上的长子,理应被册封为皇太子。更何况宪宗册封庶三子朱佑樘时,庶四子朱佑杬尚且没有出生,朱佑樘还年长朱佑杬六岁,而且朱佑樘聪明有礼、为人宽厚,群臣又怎么会同意宪宗废太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宪宗便只能作罢。

02

虽然儿子不能被册封为皇太子,但邵氏还是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尤其是邵氏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朱佑杬。从朱佑杬懂事开始,邵氏便教导儿子读书,可以说邵氏除了陪伴宪宗外,将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儿子朱佑杬身上。正是在邵氏如此用心的教育下,朱佑杬不仅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而且养成了能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一点朱佑杬还影响到了自己的儿子。

成化二十三年,邵氏三个儿子皆被封为藩王:

庶四子朱佑杬被封为兴王;

庶五子朱祐棆被封为岐王;

庶八子朱祐枟被封为雍王。

这年宪宗病逝,皇太子朱佑樘继位,史称明孝宗。孝宗皇帝是历朝历代唯一一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性格和善宽厚。弘治五年,兴王朱佑杬大婚,迎娶武将的女儿蒋氏为王妃,孝宗重视四弟,亲自主持四弟的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弘治七年,朱佑杬前往封地安陆州就藩。

邵氏作为先帝贵妃,自然不能跟最儿子一起就藩,只能在宫里孤独终老。邵氏经常跟儿子朱佑杬互相写诗,来寄托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弘治八年,岐王朱祐棆前往封地德安就藩。然而仅在封地六年的时间便病逝了,尚且只有24岁;因无子承袭爵位,国除。弘治十二年雍王朱祐枟前往封地衡州就藩,在封地仅8年的时间王府倒塌,雍王被砸重伤,不久便去世了,年仅26岁,因无子承袭爵位,国除。

邵氏接连失去两个儿子,而且都是无子而终,可想而知邵氏的悲痛程度。

邵氏本就在深宫中过着孤独地日子,按照大明祖制不能见自己的儿子,却没成想,两个儿子先后去世,这让邵氏怎么能不伤心呢?

只剩下唯一的一个儿子兴王朱佑杬,朱佑杬先后有两子三女出生,不过嫡长子夭折,只剩下嫡次子朱厚熜。而正德十四年,朱佑杬也病逝了,终年44岁。

就这样,邵氏三个儿子,全部去世。这对于已经是祖母的邵氏而言,是多么无助伤心的事情

此时的邵氏已经年迈,因为失去儿子而伤心落泪,眼睛也看不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宪宗一朝时,邵氏得宪宗十几年的宠爱,这十几年的时间是邵氏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孝宗一朝、武宗一朝(孝宗的儿子朱厚照在位),邵氏作为先帝的贵妃,新帝众多长辈中的一个,只能在深宫中过着孤独无味的日子,打发时间罢了。

而这段孤寂的日子最长,长达34年之久。

原本邵氏要在孤寂中结束自己的一生,没成想在邵氏有生之年不仅见到了自己的孙儿,而且还被尊为皇太后,达到了人生的高光时刻。虽然不到一年的时间邵氏病逝,但此时的邵氏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03

宪宗以后,历经孝宗与武宗两朝皇帝,大明王朝第一次出现皇位继承人断档的情况,而归根究底跟孝宗有分不开的关系。孝宗实行一夫一妻制,整个后宫只有孝康敬皇后一位妃嫔,二人大部分时间同时起居,过着寻常夫妻的日子,确实羡煞旁人。

然而孝宗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子嗣必然单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皇后为孝宗生下两子一女,次子与公主夭折,只剩下嫡长子朱厚照。虽然孝宗只有朱厚照一个儿子,但好歹皇位后继有人,不管朱厚照如何贪玩成性,最起码大明王朝的皇位上有人坐着。然而武宗朱厚照荒淫无道,后宫中虽有皇后妃嫔,但他几乎不入后宫,皇后妃嫔们自然谈不上怀孕生子。

虽然武宗整日流连花丛,但并无一人为其生下皇子公主。

以至于正德十六年,武宗病逝时,无子继承皇位。

武宗病逝时,他的生母张太后还在世,在无孙儿的情况下,只能是“兄终弟及”。然而武宗并无同母同父的弟弟,如此便只能从宗室近支中选择,宪宗所有的儿子中,除了孝宗朱佑樘外,最为年长的便是已经去世两年的兴献王朱佑杬。

朱佑杬去世后,便是嫡次子朱厚熜在生母蒋氏的辅佐下,打理王府事务,已经15岁。

在张太后与群臣商议后,便觉得朱厚熜是合适的人选,不仅仅最为年长,而且可以直接亲政。就这样,张太后下懿旨:兴献王之子朱厚熜为嗣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德十六年三月武宗去世仅两天后,张太后便派人前往安陆州接朱厚熜前往京城继位。

原本张太后是想要朱厚熜为孝宗嗣子,称呼孝宗为皇父,称呼兴献王为叔父;但是朱厚熜不从,张太后便只好将兴献王朱佑杬封为兴献帝,将朱厚熜生母蒋氏尊为兴国后。

就这样朱厚熜继位,史称明世宗,年号嘉靖。

朱厚熜来到京城便去见了自己尚且在世的祖母,这应该是朱厚熜第一次见自己的祖母。邵氏得知孙儿登基的消息自然是欣喜不已,奈何自己的眼睛已经看不到了,便用手摸着孙儿,从头到脚摸了一遍,心中感慨万分。

世宗登基,将张太后(武宗朱厚照生母)尊为昭圣慈寿皇太后,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张太后是孝宗的嫡后。但是关于世宗的生父生母与祖母的尊号,世宗同群臣没有一致的意见。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谁是世宗的皇考?世宗生父朱佑杬的尊号?

最终世宗不顾群臣反对,将父亲朱佑杬追封为兴献帝,将母妃蒋氏尊为兴献后,而祖母邵氏则是尊为皇太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靖元年十一月,邵氏病逝,若是按照邵氏为宪宗贵妃的身份,自然不能被葬入帝陵。但此时在位的皇帝是邵氏的孙儿世宗,而且世宗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皇帝,虽然尚且只有16岁,但是非常有主见。虽然大学士杨廷和等人反对世宗将祖母葬入帝陵,但世宗还是为之。

为祖母上谥号“孝惠皇太后”,其神牌祭祀在奉慈殿,享受作为皇太后的待遇。

嘉靖七年,世宗为祖母改谥为“孝惠太皇太后”。

嘉靖十五年,世宗将祖母迁到了茂陵的主殿供奉,邵氏也有了最终的谥号“孝惠皇后”。

已经去世十四年之久的邵氏,最终享受到了跟嗣皇帝生母一样的待遇,称皇后而非皇太后或者是太皇太后。而且为了让祖母称皇后更加名正言顺,世宗将明孝宗的祖母“孝肃太皇太后”改谥为“孝肃皇后”(明宪宗生母,是英宗妃嫔),将孝宗的生母“孝穆纪太后”改谥为“孝穆皇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从未做过一天皇后、儿子也从未做过一天皇帝的邵氏,最终有了皇后之尊。

当然邵氏毕竟不是宪宗嫡后,谥号不能附帝谥,神牌不能在太庙供奉;但对于邵氏而言,能得嗣皇帝生母的待遇,已经死而无憾了。

结语

有这样一句俗语: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形容邵氏的一生最为恰当了,她出身贫寒,得到宪宗的宠爱生下三个儿子。但即便是最年长的儿子也不过是宪宗庶四子,按照礼法不能继承皇位。即便是宪宗再喜欢邵氏、再喜欢庶四子朱佑杬,也不能将四子封为皇太子

然而朱佑杬虽没有做过一天的皇帝,却最终被尊为明睿宗,享受顺位继承皇位的皇帝才有的待遇。而邵氏作为朱佑杬的生母,最终也得到嗣皇帝生母才有的待遇。

邵氏虽然得宠于宪宗,但她并未像明神宗郑贵妃一样为自己的儿子争皇太子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最终大明王朝的皇帝位还是到了邵氏后人这里,这或许便是天意吧。

参考资料:
《大明恭穆献皇帝实录》
《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
《明史·卷一十三·本纪第十三》
《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六》
《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六》
《明实录·世宗肃皇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