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州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进行的一次城市攻坚战,其规模之庞大、战斗之激烈,在解放大西北的历次战役中是首屈一指的,而其战略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亲自指挥了这场战役,经过数日鏖战,英勇无畏的解放军大败马家军,成功解放了兰州,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利用“二马”盘踞西北作最后挣扎的企图。

战争结束后,解放军在清点战后俘虏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所有的俘虏都是普通士兵,其中竟无一个团级以上的军官。

司令员彭德怀知道这一消息后,也感到很奇怪,立马连夜审讯了几个俘虏。

从俘虏们的口中,彭德怀获悉了马家军的一个诡诈计划,他不禁眉头一皱,极为愤慨地说道:“这个马家军真是太歹毒了!有这样不负责任的领导者,马家军怎能不败?”

到底是什么样的诡诈计划让彭德怀感到如此愤怒?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那场惊心动魄的兰州战役吧。

穷途末路,困兽犹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进入到最后阶段,国民党反动政权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殆尽。

处于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反动政权把最后的一线希望寄托在盘踞于西北地区的胡宗南和马步芳、马鸿逵身上,妄图凭借他们尚存的几十万兵力保住西北、屏障西南,伺机反扑。

面对国民党的困兽犹斗,早在1949年的3月,中共中央便发出了明确指示,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西北国民党反动政权和反动军阀,解放大西北的历史帷幕由此拉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49年6月至7月期间,彭德怀率领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先后发动了扶眉战役、平凉战役,在重创胡宗南主力部队的同时,成功切断了马步芳和马鸿逵之间的战略联系,为最后的决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面对西北残局,国民党政府决定做最后的殊死一搏,8月中旬,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在广州组织召开了一次西北联防会议,会议分别邀请了胡宗南、马步芳以及马鸿逵等人,一番你来我往的商洽之后,共同拟制了一份“兰州决战”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这份计划,国民党政府是如此的部署的:

由马步芳率领主力部队,以兰州为依托,进行正面迎战,目的是将第一野战军吸引至兰州城下,与此同时,马鸿逵和胡宗南分别率兵从兰州两侧进行包围,最终实现对第一野战军的三路夹击,将第一野战军彻底消灭在兰州外围。

俗话说得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对于最后的这场决战,国民党这边的参战三方是各怀鬼胎的,其中胡宗南只想自保,而马鸿逵则是保持了观望状态,只有马步芳把此战看作是马家军的生死存亡之战,甚至扬言兰州是一座攻不破的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兰州,马步芳倒并非夸大其词,作为大西北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它是连接其他地区的重要枢纽。

兰州北靠黄河,三面环山,拥有着地势险要的天然屏障,不仅如此,马家军长期据守此地,早已修建好各类城防工事,内侧碉堡星罗棋布,一条密集紧凑的火力网牢牢地护卫着整个城池。

面对防守森严的兰州,彭德怀慎重考虑之后,没有冒然进攻,而是先派出9个团的兵力进行试攻,目的是探听敌人的虚实以便于制定接下来的总攻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攻击部队激战一天,虽付出不小的代价,但未夺得敌军一个阵地,面对这种结果,彭德怀果断下令全线停止攻击,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将兰州此地的战略部署安排上报给了党中央。

毛主席对此非常重视,立即电示彭德怀,务必让王震率部切断兰州与新疆之间的通道;总攻开始前要做好充足准备,务必要赶在敌人援军到达前一鼓作气拿下兰州!

彭德怀将毛主席的电文当众宣读之后,他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说道:“兰州战役关系到解放大西北的全局,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咱们也一定要把它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