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hoto by Ethaferguson

文 | 叶伟民

如果写作有辩论赛,“天赋重不重要”的话题一定最精彩,因为无论你站正方还是反方,理由都有一箩筐。但凡学过写作的人,也一定会想过甚至质疑过这个问题。

那什么是天赋呢?在大众的观念里,天赋就是天才,不管啥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毫不费劲。这是多数人的认知,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我们多多少少都幻想过自己是那个天选之子,稍努努力、踮踮脚就能写出传世巨著。

有这样的人吗?有,得祖坟冒青烟,比中彩票还难。从这个层面看,写作和所有领域一样,天赋是老天爷赏饭吃,非常重要。

被忽视的变量

后来我看到心理学家、教育家木村久一的一句话,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我开始琢磨一个问题:天赋除了硬智商,是否还有其他的隐性指标?

木村所说的“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我在一位老同学身上深有感触。当年他成绩很差,学什么都慢,看书就困,背首诗像要他命。他是大人眼里的笨孩子,他也一直很自卑。

后来,他当了销售,发现真的很来电,哪怕卖出一件小东西,都能兴奋半宿。我看着都累,说你这何苦呢,又不是家里揭不开锅,熬坏了怎么办。

他说,不累啊,我一点也不觉得我在工作,我是在享受。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事有点意思:同样一件事,有人觉得在拼命,在苦熬,有人却甘之如饴。果然,他后来成为了非常优秀的销售,很多年过去了,每天依然元气满满,打鸡血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华尔街之狼》剧照

那如何看待这个“笨小孩”的天赋呢?你可能说,不矛盾呀,他的天赋就在销售嘛,以前没发现而已。但是,我敢肯定他的这份“天赋”和聪明关系不大,因为他的硬智商真的很普通,只是“热爱”给他拉了分。那么,热爱算不算也是天赋的一部分呢?

后来村上春树有句话印证了我的想法——“喜欢写作,这对想当作家的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资质。”把“喜欢”放在首位,这和木村久一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更自信地认为,热爱也是天赋,而且是更先决的天赋。

“所谓才华,不过是持久的耐心”

我们可能要重新认识天赋,它不是你一出生就被命运盖章认定的东西,或者说不是你的“出厂设置”,它是流动的,一点点长出来的。因为还有“热爱”这个变量。因为热爱,便能坚持,像电影里的美国队长,打一整天也不累。

回头看我那位同学,同一个人,同一个脑袋,他不爱读书,所以对学习来说没天赋,但他对销售却很着迷,那对销售来说,他却很有天赋。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都是流动的。

所以,我们也要扪心自问,你是否真的打心底热爱写作?是不是可以为它在电脑前坐一整天,看着指尖下冒出的文字,心里充满了暖流?它是不是给你带来快乐和多巴胺……如果所有答案都是肯定的,不用怀疑:你就是写作的天赋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hoto by Spencer Selover

后来,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成名的作家,都不会对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相反,他们对“热爱”和“坚持”更为推崇。比如,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就谈到他的“天才观”:

天才是什么呢?至少每天得写,写上十年,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文学的天才。写个九年半,还不能判断呢。司汤达没写《红与黑》时,如果问我:“木心先生,你看我有没有文学天才?”我就说:“谁知道,还得好好努力吧。”

还有福楼拜,他说得更直白——“所谓才华,不过是持久的耐心。”

这些大作家的话都说得很实在。天赋的含义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如果你确定自己是真的热爱(非心血来潮或赶时髦),不妨坚持坚持,或许能看到“天赋”真的像花,慢慢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