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龙虾长势特别好,规格比较大,市场价格比往年都要高,端午期间我们每天都有4万斤左右投放市场,主要销往南京、上海、苏州等地,每天都是供不应求。”6月9日一大早,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新安镇郝圩村小龙虾养殖基地,负责人李东看着一筐筐挑拣好的小龙虾被装上冷链车,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龙虾被装上冷链车

在长江流域,很多虾农采用“稻虾共养”的模式来养虾,集中捕捞期一般都在每年5月至6月中旬。由于小龙虾在这个阶段集中捕捞上市,市场供应量大,导致价格偏低。今年5月初,小龙虾“价格腰斩”“身价跌至个位数”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而在灌南县,当地水产养殖部门指导养殖户在不同塘口分批次投放虾苗,错开集中上市期来提高小龙虾的“身价”。端午时节正是夏收时节,眼下,周边省份的稻田虾已逐步下市,而灌南的本地小龙虾一上市就以很高的价格供应市场。目前,7钱以上的小龙虾批发价格在每千克50元左右,4钱到7钱的小龙虾批发价格在每千克30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殖基地

“我们开展稻虾养殖已经有六七年了,养殖技术比较成熟,同样的虾苗,我们养殖出来的小龙虾不仅个头普遍比较大,而且纯青小爪,肉质紧实鲜美,所有一上市就能卖上好价格。”李东喜滋滋地介绍,“今年亩产应该在300斤左右,7月初捕捞结束,接着栽水稻,按照目前的行情,亩均增收3000元不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殖基地

“我现在每天都在虾塘里干活,平时不算太忙,每个月工资4000多块钱,现在起捕的季节要比平时忙一些。”在虾塘塘口,村民于大爷一边将一筐筐刚刚捞起来的小龙虾抬上三轮车,一边介绍,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凌晨4点准时到虾塘,和基地里的其他养殖户一起收网、捞虾,随后送到车间里给工人分类、装箱,一般上午十点左右就忙完了。

据了解,灌南县自2017年示范推广“稻虾轮作”以来,在江苏省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通过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小龙虾平均亩产300斤,经济效益显著。经示范推动,灌南县已推广“稻虾轮作”面积近7万亩,改变了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实现粮食、水产双丰收。龙虾起捕结束后,正好赶上栽种水稻,由于土地基肥充足,生产出来的虾田米产量高、口感好,市场价格可以达到普通大米的两倍左右。(孙荪 焦灿灿)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