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静待5秒后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文章了

二战期间著名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向中国提出建议:让数十万犹太难民在云南省定居安家,建立聚居区。

这个想法甚至一度得到了国民党领导人的高度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今天回看这个计划,却觉得后背直冒冷汗:

如果当初真的按照计划实施了,那么今天的云南很有可能就会变成现在的巴勒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假如以色列就在中国?

2024年6月2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突然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假如以色列就在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篇文章详细回顾了二战前期,爱因斯坦和国民党领导人试图在云南建立犹太人定居点的历史,文章刚刚发出就引起了各国网友的注意。

毕竟现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战乱冲突依旧接连不断,加沙地带死亡人数更是已经超过3.7万人,但美国杂志为何偏偏在这时又要提到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世纪30年代的动荡岁月里,欧洲的犹太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随着纳粹德国的崛起,种族清洗政策步步紧逼,数以十万计的犹太难民亟需寻找新的家园。

在这样的背景下,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犹太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开始关注并积极参与到犹太难民的救助工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1月,美国纽约的一名牙医莫里斯·威廉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他提出可以让犹太人定居在中国,还说中国是希特勒受害者的最大希望之一。

没想到爱因斯坦在收到这封来信之后,还真的认真考虑并且赞同了这个计划,他还表示中国人和犹太人虽然在传统上不太一样,但双方都同样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凑巧的是提出这个计划的牙医威廉还正好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眼中的哲学大师。不仅如此,孙中山还在演讲中引用过威廉的主张,威廉还因此结识了不少美国的上流人士,其中就包括十分支持让犹太人在云南定居的历史学家詹姆斯·肖特维尔。

这个计划也正是威廉从这些人口中得知并告诉爱因斯坦的。

但一开始,国民党政府并不认同这个计划,毕竟他们当时更加重视和德国的关系,如果为了犹太人破坏和德国的合作是不划算的,而且如果犹太人来到了中国,那原本的中国人怎么办?这些属于中国的土地又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到了1938年情况却急转直下,国民党面对日军节节溃败,而他们向美英请求援助的电文又迟迟得不到回应。

此时,孙中山的长子孙科提出,如果他们能够妥善安置犹太难民,很有可能会为争取美英的援助大大加分。不仅如此,犹太人一直都拥有着雄厚的经济背景和商业天赋,没准还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不少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国民党政府同意了犹太人定居云南的计划,还开始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宣传,希望能够因此得到美国的帮助,只可惜他们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由于国民党政府没有资金,美方也拒绝提供金钱方面的援助,十几万犹太难民根本就没有办法跋山涉水来到云南,这个计划也就彻底落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并不是唯一一次有人提出让中国收留犹太难民,在1938年,日本也曾提出过一个“河豚计划”。

日本侵略中国之后,一直妄想着将犹太人吸引到中国,利用他们雄厚的经济实力打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并以此来改善美日之间的外交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侵略者处心积虑,在占领东北之后更是在哈尔滨等地推行犹太人居住地,甚至还想在东北地区直接建立一个犹太国家。

不仅如此,日本人更是为了讨好犹太人不惜得罪德国,也要给犹太资本家和技术人员提供特权,就连日本外务省还十分“不要脸”的提出了“日犹同祖论”,愣是要跟人家认下同一个祖宗搞起同宗同源的“认亲”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光是东北地区,就连上海也被日本建立了犹太聚居区,安置了将近40000犹太难民。

只不过日本这一系列的“讨好”行为也没能获得犹太人的完全信任,他们反而觉得日本肯定是另有所图。而作为同盟国的德国也因为日本的背叛早已放弃了这个盟友。

后来日本彻底战败,“河豚计划”也就不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结束后,几十万犹太难民无家可归,还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对他们进行了接纳。

不过当时谁也没想到,这片土地今后会一直处于战火之中。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占据了当地总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被分到了大约55%的土地,阿拉伯人则获得了45%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5月14日,由犹太人组成的以色列正式立国,之后就以知识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成为了经济实力强劲的发达国家。

只是中东地区的战火到今天也没有停歇。

如果历史上的“河豚计划”、“云南计划”真的实现,那么今天的我们也很有可能会面临现在巴勒斯坦地区这样的困境,这种设想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犹太人为何总是“不受待见”?

自古以来,犹太人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

然而,哪怕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犹太人却似乎总是“不受待见”,他们从未放弃过融入西方,却一直得不到欧洲人的接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起原因就不得不先说说犹太人的宗教信仰。犹太教,作为最早的一神教,他们格外强调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这种优越感和排他性成为了他们与其他民族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加剧了犹太人与主流社会的对立。罗马教廷的各种排斥犹太人的政策,更是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在欧洲社会的地位。

没有土地、没有身份,犹太人只能被迫开始从事商业和金融活动,没想到这却使得他们积累了无数财富,成为了欧洲最富有的民族,但这也引起了嫉妒和敌意。

欧洲的本土资产阶级开始疯狂抹黑犹太人,说他们是世界上最自私、吝啬、贪财的商人。

就这样,在不断的抹黑和宣传下,犹太人在西方人的认知中逐渐成为了贪婪的代名词,就连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也将犹太商人描绘成了贪婪的高利贷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方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彼此之间更是不可能会相互认同。几千年来,犹太人几乎都在流离失所中度过,即便中途建立过几次政权,但也历经战火。

历史上的排犹运动屡见不鲜,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迫害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国排犹,犹太人经历了无数次的驱逐、屠杀和迫害。特别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造成了六百万犹太人的死亡,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面对重重挑战,犹太人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存智慧。他们的全球化迁徙不仅传播了犹太文化,也为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或许是因为宗教信仰,也可能是因为常年流离失所,犹太人对居住地并没有太大的认同感,他们只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子民。

这也就导致当国家或者居住地遭遇灾难和战乱时,犹太人并不会挺身而出,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眼前利益和宗教。

早在隋唐时期,就有一部分犹太人来到了中国,并且在开封定居,经过几千年来的同化,他们的皮肤和样貌早已和中国人没什么两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们心中却还是传承着自己的信仰和文化,所以在以色列复国之后,开封有上百人都放弃了中国国籍,跋山涉水的跑到了以色列,千方百计想要追寻恢复自己的犹太人身份。

犹太人以其智慧和坚韧度过了历史的风暴,他们的全球化迁徙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然而,即使在今天,犹太人的身份认同与接纳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历史,我们必须尊重多元文化和信仰平等,警惕并消除歧视和偏见。犹太人的历史提醒我们,人类共融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接纳不同文化,更在于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以此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犹太人的故事是一部人类历史的缩影,它揭示了在面对差异时,理解、包容和共融的力量。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应该珍视并庆祝这种多样性,而不是将其视为威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向一个更加包容和和平的世界。

参考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纪念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