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目前治疗方式有很多,但大多仍以手术为主。患者在术后,或多或少会造成功能的影响,尤其是患侧肢体很容易出现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再加上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更要从康复锻炼和心理护理入手注意患者术后护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康复锻炼

目前,手术仍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由于手术的原因,很容易造成患者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患者乳腺癌在术后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恢复治疗期,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护理。

1.肩关节功能锻炼

乳腺癌术后,大多数患者在术后都会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为减轻或避免这种障碍,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术后第一天或第二天就可以开始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开始时,患者的外展的前屈角度需要控制在40°以内,术后第四天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前屈增加10º~15º。术后两周拆线后,患者也要考虑自身身体实际情况,尽量尝试自己吃饭、洗脸、刷牙、梳头等,提升自身活动能力。

2.上肢淋巴水肿的防治

乳腺癌术后,大多患者都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这种并发症。患者在术后,患侧肢体一旦出现这种并发症,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要注意抬高患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做爬墙动作,多活动患肢,尤其是患肢的手指,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在康复锻炼后,如果患者的水肿仍相对较明显,建议患者结合饮食控制,采取低盐饮食,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消肿的作用。如果患者的水肿发生在术后数月,且呈现持续性或间歇性,家属要引导患者适当多做一些活动上肢的活动,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患者在康复锻炼前需要注意肌肉的放松,避免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防止在锻炼过程中拉伤肌肉。二是锻炼肩关节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不适,一般不用太过担心。正常情况下,随着肌肉不断活动,症状会逐渐缓解。三是每日活动至少应坚持功能锻炼2~3次,每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四是患臂功能锻炼时间一般需要持续半年左右,半年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控制锻炼时间和频次。

二、心理护理

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自卑的心理,也会担心相关副作用,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患者在术后往往需要心理护理。

1.积极倾听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变化通常相对较为复杂,很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术后,家属一定要多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引导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安抚情绪

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很可能会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家属需要多关心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和鼓励,也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安慰患者情绪,例如听音乐、散步、瑜伽等。

3.正确对待疾病

患者在术后可能会担心出现并发症,担心手术会不会复发,是否切除完整等,医生和家属应尽量和患者多沟通,由医生为患者详细讲述手术过程,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患者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了解疾病的恢复情况,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有利于缓解不良的情绪。

4.病友团体的相互扶持

最后,病友团体之间的相互扶持,也是术后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帮助患者鼓舞斗志、克服消极情绪的关键。因此,患者在术后,可以多参加乳腺癌俱乐部举办的活动,从病友处获得更多对抗疾病的经验,相互扶持,共同克服疾病。

可见,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和心理护理都是护理环节必不可少的一环,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护理,早日恢复健康。此外,建议30岁以上健康妇女每月应自查双侧乳腺1~2次,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卢爱群/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杨中兴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