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虽然六岁就当了皇帝,但他活的时间并不长,二十三岁就去世了,不过他的子女却不少,光儿子就有八个,其中康熙帝玄烨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母亲佟佳氏也并不受宠,但他却最终当了皇帝,这是为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知道,顺治帝得益于哥哥豪格与叔叔多尔衮的政治斗争,以及母亲孝庄太后暗地里运筹帷幄,最终成为了皇帝。

不过,顺治帝继位的时候很小,所以他受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影响非常之大,尤其是在婚姻方面,他的两位皇后(不含追封)都是孝庄太后的娘家人,而且都不被他喜欢。

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是额尔德尼布木巴,她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也是多尔衮给顺治帝选择的皇后,她人虽长得很美,却是个醋坛子,看到后宫有漂亮女子,就想要置之于死地而后快,而且她控制欲极强,竟然干涉顺治帝的私生活,让顺治帝十分难堪,从而对她产生了厌恶之情。

由于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袒护,顺治帝一直选择忍气吞声,直到顺治十年,他最终忍无可忍,将额尔德尼布木巴废为静妃,然后建立了一套选妃制度,也就是从八旗官员的女儿中选秀女入宫成为妃子,其目的是避免孝庄太后过多干涉他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因为孝庄太后反应强烈,所以在额尔德尼布木巴被废之后,顺治帝还是册封孝庄太后的侄孙女阿拉坦琪琪格为皇后,但阿拉坦琪琪格其实就是个牌位,她并不受顺治帝宠爱。

可以说,在顺治帝大半生,婚姻都是很不幸福的,没有一个女子是他真正喜欢的,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也是如此,她只不过是个低级别妃子,虽然在顺治十一年生下了皇三子玄烨,但这并没有改变她的地位和处境,玄烨也因为是庶子而不被顺治帝重视。

顺治十三年,得益于选秀女制度的广泛开展,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来到了宫中,她天资聪慧,好读史书,精于书法,又因为长期跟随父亲生活在江南,所以她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娴静温柔,善解人意,而且长相秀美,这深深地吸引住了顺治帝。

可以说,董鄂妃的出现,让顺治帝感受到了难得的快乐,他因此非常宠爱董鄂妃,董鄂妃一入宫便被他封为西宫大福晋贤妃(平妻之一),一个月后又被他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但实际上享受皇后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董鄂妃的受宠,孝庄太后的侄孙女阿拉坦琪琪格因此更加受冷落,孝庄太后也因此对董鄂妃很不喜欢,但这不妨碍顺治帝痴迷于董鄂妃而无法自拔。

根据传教士汤若望的传记记载,顺治帝与董鄂妃陷入了一段火热的爱恋,在顺治帝的内心当中,董鄂妃就是他唯一的妻子,虽然董鄂妃并不是皇后,但董鄂妃的地位是皇后也比不了的。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生下了一个儿子,顺治帝高兴得不得了,竟然不惜违背礼制下诏大赦天下,并让大臣们按照嫡子的规格入宫朝拜这个儿子,还大大封赏了董鄂妃的家人。

由于顺治帝的两位皇后都没有生下儿子,再加上他对董鄂妃的格外宠爱,所以他准备将董鄂妃生的儿子立为皇太子,但可惜这个儿子在出生数周之后就夭折了,这对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打击都非常之大。

顺治十七年,董鄂妃在经历了长久的病痛之后去世了,死时年仅二十一岁,顺治帝极为悲痛,再加上他在政治上的诸多不如意,所以他产生了遁入空门的想法,甚至一度已经剃度完成了,但最终在孝庄太后和群臣的劝谏下,他这才放弃了出家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染上了天花,他自觉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召心腹大臣入养心殿商议后事,在经过反复斟酌之后,他最终决定让皇三子玄烨成为储君,而就在遗诏写好后的当天深夜,他就因病去世了。

那么,玄烨为何会被顺治帝选为继承人,为什么不是他的几个兄弟呢?

顺治帝有八个儿子,全部都是庶子,真正被当作嫡子对待的,只有董鄂妃的儿子,但这个儿子早早就去世了,如果这个儿子没有去世,就没有玄烨什么事了。

除了皇三子玄烨之外,顺治帝更年长的儿子有牛钮和福全,牛钮是顺治帝身边一个宫女所生,而福全则是不受宠的宁悫妃所生。

或许是因为宫廷斗争,牛钮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带他逃出宫去了,为了掩饰这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清朝皇室对外宣称牛钮已经病逝了,但其实他在康熙帝年间还曾被康熙帝任命为治河大臣,只不过身份被刻意隐瞒了。

因此,牛钮虽然是皇长子,但他的政治生命已经死掉了,是无法成为储君的。

皇次子福全倒是很不错,秉性醇厚,喜欢读书,顺治帝很喜欢他,但可惜他是有天生残疾的,据说是眼睛瞎了一只,所以他是很难成为储君人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真正让福全错失皇位的原因,是因为一件事。

有一次,福全和玄烨等兄弟一起在宫中读书,顺治帝突然来到书房问话,问他们各有什么志向,福全说他当一个贤王就足够了,而玄烨却说愿意效仿顺治帝,言外之意就是想成为一个好皇帝。

世祖问所欲。皇二子福全言:“原为贤王。”帝言:“原效法父皇。”世祖异焉。

因为这一次谈话,顺治帝觉得福全没有帝王之志,再加上福全生理上有缺陷,所以彻底否决了福全成为继承人的可能性。

除了福全和玄烨之外,顺治帝的其他几个儿子在他去世的时候都很小,皇五子常宁只有三岁多,皇六子奇绶和皇七子隆禧只有两岁多,皇八子永干更是一岁不到,这几皇子虽然在理论上有成为储君的可能性,但与已经七八岁的玄烨相比,就不值得一提了。

但是,毕竟玄烨的年纪也不大,所以顺治帝最初没有考虑立儿子为储君,而是准备在宗室中挑选合适的人作为储君,但这个想法被汤若望给劝阻了。

具体说来,顺治帝起初认为几个儿子都还小,不足以坐稳皇位,也无法治理天下,所以打算立堂兄弟安亲王岳乐为储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乐是努尔哈赤第四子阿巴泰之子,他是清朝建立的功臣,当时年轻力壮,而且军事和政治才能都很卓越,是个理想的储君人选。

但是,汤若望却认为,幼小的儿子继承皇位固然不是理想选择,但相比于由于帝系的转移而引发的政治斗争,对国家的影响力更小,如果选择合适的辅政大臣辅佐幼主,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顺治帝认为汤若望的话很有道理,便打消了立岳乐为储君的想法,转而开始考察几个年幼的儿子,最为年长的玄烨自然是重点考察对象了。

而顺治帝之所以最终选择玄烨做成储君,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康熙帝得过天花,而且痊愈了,具有免疫力,一个健康的皇帝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之一。

事实上,玄烨出生之后,顺治帝并不在意他,因为那时候顺治帝专宠董鄂妃,对于这个庶妃所生的儿子并不在意,以至于后来玄烨染上天花,狠心的顺治帝竟然命人将他带到宫外去抚养,前后长达数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段难熬的岁月里,玄烨受益于祖母孝庄太后的照拂,被祖母最信任的侍女苏麻喇姑照顾得很好,而且最终痊愈了,只是脸上留下了几处并不起眼的麻点。

事实上,在清朝时期,天花曾数次肆虐皇宫,很多人因此被夺走性命,顺治帝本人最终也是如此。

因此,玄烨的一个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他身体里已经有天花抗体了,这就意味着他以后不会再得天花了,而他的几个兄弟却都没有得过天花,以后一旦染上天花,能否挺过来将是个大问题。

基于这一层考虑,再加上汤若望的劝说,顺治帝觉得玄烨是个合适的储君人选,因为玄烨是最有可能活更久的皇子,这对江山社稷来说太重要了。

尤其是在顺治帝本人染上天花之后,他更是切实体会到了选择一个不会得天花之人作为继承人的重要性,所以玄烨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