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蓝田县立足资源禀赋,围绕中药材产业链条,大力推广黄芩、苍术、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的新路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企业助力 金银花开出“美丽经济”

在蓝田县九间房镇九间房村的金银花示范基地内,漫山遍野的金银花竞相绽放,一簇簇黄白相间的花朵缀满了枝头,一缕缕清香萦绕鼻尖。采摘的农户们纷纷提篮挎笼穿梭园中,手上忙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正在采摘金银花

趁着天气凉爽,70岁的王兴卫和其他村民一大早就来采摘金银花。“现在正是采摘旺季,我每天要来两趟,一天能采摘十几斤。”王兴卫笑着说,在家门口干活不累,每天还能挣100元,生活有保障。不一会儿,装满的金银花被分批运往村口的合作社加工车间。在这里,经过烘烤、机选与人工分拣,金银花按照品质被分类,分别用作中药材、代用茶与其他用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摘好的新鲜金银花

2018年,在西安城投集团帮扶建设下,九间房镇公王岭的黄土坡被建设成了梯田,并因地制宜开始种植金银花。“目前基地占地167亩,种植金银花5万余株。”九间房村党支部书记张战平介绍,每年5月至9月是金银花的盛产期,根据目前采摘情况来看,金银花品质不错,预计总产量达1万余斤,包装成代用花茶收入约300万元。

随着金银花种植业务的不断拓展,九间房村成立了秦华秦禾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分拣机、烘干机等专业设备的同时,采用生物农药、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有效降低农残,提高金银花品质。此外,充分利用金银花的优势特性,合作社陆续推出了金银花养生茶系列产品,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全产业链闭环,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作社加工车间正在人工分拣金银花

“目前,合作社加工车间可以日烘干金银花鲜花500公斤,加工金银花系列产品1000盒。”九间房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波说。基地的发展也为九间房村300余户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除了每年几个月的采摘收入,年底还有土地流转费和入股分红,一年下来好几万呢,日子过得挺舒坦!”村民翟秘芳笑着说。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蓝田县农业农村局以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九间房村的金银花长势更好,产量更多、品质更优,吸引了不少药商上门收购,实现了销量稳步增长。

从荒坡种植到如今的167亩,这片金银花海成为蓝田县中药材种植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成为中药材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焕发集体经济新活力的源头活水。

农户参与中药材种出“振兴良方”

不止九间房村,蓝田县玉山镇峒峪村也通过种植苍术等中药材实现了致富。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峒峪村村民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深挖土地资源,将野生药材变为抚育种植,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路。

走进峒峪村中药材连片种植区,嫩绿色的苍术种满山坡,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种植大户刘旺志正在田间精心照料着苍术苗,他所经营的合作社种植了250余亩苍术,此外还种植了桔梗、苦参等其他中药材共120余亩。在合作社的精心管理下,药材秧苗长势喜人。“苍术是一种中药材,味苦,性温,它的根可以入药,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刘旺志介绍,别看现在苍术苗不大,等到今年秋季就能卖上好价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势旺盛的苍术

随着中药材种植的不断发展,2015年,刘旺志成立了九虎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向农技专家请教学习、扩大种植规模、丰富药材品种等方式,合作社规模逐渐扩大,并吸引了不少村民纷纷效仿种植。“我种植了10余亩苍术,刨除种苗费、人工费、土地租赁费等成本,每年能挣近10万元,日子过得美滋滋。”峒峪村村民王锁奇高兴地说。

以九虎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示范带动,峒峪村逐步带动周边镇村发展中药材种植800余亩,带动群众300余户,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合作社不仅提供技术培训,还按照统一提供苗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价收购的模式,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全链条发展。”刘旺志说,按照目前收购价,一公斤苍术根能卖50元左右,每亩可收获干苍术根约400公斤,每年仅苍术种植年产值近500万元,为峒峪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植户刘旺志正在与农技人员交流病虫害防治经验

凭借着高品质和好口碑,峒峪村的苍术种植获得了周边采购商、中医药企业的认可。“合作社种植的苍术品质上乘,有效成分含量高,去年我们就收购了10余吨。”丰源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赖增盈说,每年11月前后,在苍术的丰收季,公司会派专人来采收,再经过晒干和分级处理,制作成各种中药材销往全国各地。

“接下来将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将苍术等药材种精、种优,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刘旺志说。如今,小小的峒峪村已经成为当地中药材种植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山村的发展开出了一张“致富良方”。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蓝田县人工栽培中药材面积已达到10111亩,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数量13个,种植大户32个。随着优质药材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蓝田县形成了以峒峪村、牛家口村等地为核心的4个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和2个繁育示范点,提高中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搅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通过不断探索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蓝田县一些镇村走出了一条以中药材种植为特色的致富路,让百姓在产业发展中干劲足、有钱挣、能致富,唱响了新时代农民的“致富曲”。

来源:西安发布

本微信平台由陕西承宽律师事务所陈文龙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如有侵权行为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