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面对87岁的大文学家博尔赫斯的求婚,和他相差38岁的玛丽亚·儿玉选择同意。

然而就在这对令人羡慕的新人步入婚姻2个月后,噩耗传来——博尔赫斯离世。

而丈夫离世后,儿玉成为了老人财产的唯一继承人,要知道博尔赫斯可是阿根廷文学界的国宝人物,他的遗产必定十分庞大,可对此博尔赫斯的妹妹却产生怀疑——觉得博尔赫斯的死和儿玉有关,随后更是和儿玉对峙公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玛丽亚·儿玉一个从小就热爱写作和阅读的腼腆姑娘,所以那个时候每每听到有人的讲座或者是活动时,她都会欣然前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她12岁那年,在父亲朋友的介绍下,她第一次参加了大文学家博尔赫斯的讲座。

而要说起博尔赫斯,他在文学界的身份可不简单,作为一个诗歌、散文以及短篇小说三个领域都极其擅长的文学家,他被人称为南美洲的卡夫卡

所以对于这样的文学巨擘,他的讲座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自然是趋之若鹜,而这其中儿玉自然也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场讲座可以说给儿玉带来了很多影响,而这其中最大的便是她获得了自信——她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好演讲。

正因如此,不夸张的说博尔赫斯就是儿玉在文学上的引路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就有了后来儿玉鼓起勇气和博尔赫斯打招呼的场景。

那会儿玉来到了自己的16岁,当时那是一次偶遇,二人在弗罗里达街上相遇,不过这个时候因为视力的退化,博尔赫斯已经快要看不见东西了,所以他并没有认出儿玉。

但是对于这个自己文学上的启蒙老师,儿玉自然是印象深刻,遂她向前和博尔赫斯打招呼。

而后来用儿玉的话来说就是,这次看似平平无奇的打招呼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对于这个充满活力的女孩,博尔赫斯虽然看不见但是,他能用心感受到,儿玉身上的热情

所以平日里也不怎么爱说话的老人,破天荒的多说了几句话,当时他下意识的询问儿玉对于古英语文学是否感兴趣。

不过这对于一个刚上中学的女孩来说还是过于深奥,对此当时儿玉便直接表示到自己对于这方面并不是很了解。

而对于这个真诚且虚心的孩子,博尔赫斯也是微微一笑地说道“我也不了解,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学习”。

而也正是这一句话,一下子就说到了儿玉的心里面,对此后来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她也是说道“就是那次谈话,她确定了眼前人就是身边人”。

而在此之前,她其实是一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而这一切还要从她父母那辈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她富裕的家境不同,她的家庭并不是很幸福,当时她的父亲并不是本地人,当时他是移民过来的来到阿根廷的,是一个日本移民工程师,而正是在这里他碰见了自己的妻子玛利亚,一个日裔阿根廷人。

那个时候玛利亚年轻漂亮,不仅如此和当时只知道赚钱的他不同,玛利亚身上还透露着一股子文艺气息——会弹钢琴,而也是儿玉文化基因的来源。

当时两个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随后更是很快摆脱了世俗的偏见走到了一起,没错当时这两个人也同样差了3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场婚姻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儿玉出生3年后,两个人便因为谈不到一起的原因,最后选择了分道扬镳,而这件事可谓是给儿玉带去了不小的影响,正是在父母那里见证了婚姻的不幸福,对此儿玉也是选择不结婚

但是这一切全因为当时眼前那位步入暮年的老人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没错当时才刚16岁的她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

或许正是上天牵引,在儿玉大学毕业后,她因为热爱文学的原因,所以便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哲学院学习,而巧合的便是这个时候指导她的老师正好就是博尔赫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时间在博尔赫斯的指导下,儿玉在文学上收获很多,这一点尤为突出在古文学上,那时除了文学上的收获,她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然也受到了博尔赫斯的照顾,所以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儿玉最为甜蜜的时间,这样的生活两个人过了很长时间。

时间一晃就到了1976年,这一年对于博尔赫斯来说是难忘的一年,因为正是这一年,他的母亲莱奥诺拉永远地离开了他

而这时除了悲伤以外,他还有另一件棘手的事需要及时解决,那就是他急需一个秘书来帮助他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前面我们已经提过了,当是因为身体上的原因,这个时候博尔赫斯的眼睛已经成为了一个摆设,他什么也看不见,这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必然是一种折磨,所以为了缓解他内心的煎熬,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他的母亲莱奥诺拉负责这件事情。

但是此时随着母亲的离世,这个位置自然而然地就空了出来,而就在他为之发愁的时候,儿玉的声音闯进了自己的脑海

虽然对于这个小姑娘,博尔赫斯一直都没有见过,但是从当时儿玉的声音再加上长时间的共事上他知道儿玉肯定是一个温柔的女生,就这样因为二人互相了解的原因,儿玉成为了继她母亲后博尔赫斯的新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时候除了帮助博尔赫斯去阅读文章,记录文字外,当时她还负责起了博尔赫斯的日常生活,而正是受到儿玉的影响,这个从小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老男人爱上了吃米饭。

除了这些以外,当时在儿玉的带领下,失明的博尔赫斯也去了很多地方见证了很多地方的雄伟景象,如意大利,不过这都是后话了,那个时候博尔赫斯已经时日无多但是他依旧是和儿玉踏上了去意大利的飞机,不过最后终是因为身体方面的问题,他并没有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故乡,而是死在了瑞士。

除此之外,儿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是说道,他另一件为之遗憾的事就是他没有来到过中国这里是他最为向往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正是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最后更是不可自拔,就这样同她的母亲一样她嫁给这个大她38岁的老人——1986年二人在巴拉圭登记结婚

但是对此在后面接受采访的时候,儿玉经常笑着说都是博尔赫斯提的,我可是不婚主义者,而每当说到此处儿玉都会莞尔一笑。

可就是这样的两情相悦,最后却以一个不完美的结局收尾,在做了两个月的妻子后,博尔赫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因肺癌博尔赫斯离开人世,自此儿玉再次成为了孤独的人。

不过当时博尔赫斯也十分的照顾自己的妻子,在自己离世后将所有的家产以及著作的版权都留给了儿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件事在旁人的眼中看来或许是一件好事,可对于儿玉来说却是无尽的麻烦的开始,而这个麻烦的制造者是博尔赫斯的妹妹诺拉

诺拉在得知自己的哥哥离世后,对此是大为震惊,因为身为哥哥的至亲,她并不是从家人的口中得知此事的,而是从报纸上知道的。

而且对于最后哥哥葬到了日内瓦公墓,她也是大为震惊,因为她的哥哥曾多次表示自己要和先辈在一起,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的疑点,诺拉得出了一个恐怖的想法——儿玉才是哥哥离世的罪魁祸首

就这样带着这些猜测,她开始和儿玉对簿公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还是那句话“身正不怕影子斜”,对于这些无端的猜测,儿玉自然都给出了解释,对此面对这些铁证,不出意外,诺拉最终败下阵来

与此同时一直在旁边煽风点火的博尔赫斯保姆芬妮也是被赶出了博尔赫斯的公寓。

在处理完遗产的问题后,她便开始为推广和保护博尔赫斯的作品东奔西跑,后来为了更好的推广博尔赫斯的作品,她还建立了博尔赫斯国际基金会

除此之外,当时她还来到了自己丈夫心心念念的中国,那时是1996年,当时正好是博尔赫斯著作在中国出版的一年,所以儿玉受邀来到了中国。

在中国,她去了很多地方,但是对此在她回国的时候依旧是流连忘返,随后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更是说道很希望自己能再一次来到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时间一晃就是数十年,为了丈夫的作品,儿玉一直在努力,这期间她的头发也是逐渐变白,但是虽然上了年纪,她依旧是一个典雅优雅的女人

2023年3月27日,对此旁人来说可能是普通的一天,但是对于儿玉来说这是自己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天,在走完自己86年的最后一段路程后,儿玉离世,至此她终于和丈夫在另一个地方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