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帝王,康熙必然对国家大局和朝局稳定的考虑,而作为一位父亲,希望儿子们能够成为“内襄政本,外领师干”来拥护皇权。但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演变得越来越激烈,众多皇子明里暗里互相切磋,争夺不休,整日忙于灭火和调和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决定圈禁十三阿哥胤祥的时候,康熙把帽子摘了又戴上这举动,说明康熙此时心情五谷杂陈,因为在他的儿子中,胤祥是最孝顺,最忠厚的儿子,他也说过,如果他有难,第一个站出来救他的必定是十三阿哥胤祥。

康熙把帽子摘了又戴上,是因为他圈禁胤祥明显是违心了,害怕看到胤祥的离去的背影,一时的心软与不舍,所以在摘下帽子的过程中,用帽子遮住自己的无奈和纠结。那么出于什么原因,康熙会违心圈禁十三阿哥胤祥呢?因为彼时胤祥做两件事牵连到了四阿哥胤禛,所以康熙只能牺牲十三阿哥胤祥,来保四阿哥胤禛。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对于大清帝王而言,江山社稷才是他最关心的事儿。那么,这其中的前因后果究竟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胤祥擅自派兵剿灭江夏镇

在十三阿哥胤祥圈禁之前,四阿哥胤禛得知任伯安手中有一本《百官行述》,里面有记录着朝堂所有官员的罪行,可以说,谁有了这本书,就等于给自己夺嫡上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四阿哥胤禛也想抢先拿到这本《百官行述》,所以和十三阿哥胤祥、谋士邬思道谋划,如何抢先拿到这本书,十三阿哥胤祥也意识这事的严重性,说一定要抢先拿到,不然落入八阿哥胤禩和太子胤礽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好太子胤礽找管刑部的十三阿哥胤祥,托胤祥偷偷的放了任伯安与刘八女 ,所以四阿哥个和邬思建议让十三阿哥胤祥给太子胤礽这个人情,再以朝廷“要犯”名义抓回来,手令出于十三阿哥。

但这是一件极为保密的任务,派谁去才最合适,就在大家措手无措的时候,谋士邬思道对胤禛说:“去江夏镇,必须找一个狠角色的。”狠角色?四阿哥胤禛自然想到了年羹尧,“好,就让年羹尧去办!”但是必须师出有名,跨省办案没有适合的理由,毕竟年羹尧只是四川提督,以什么名义进入江夏镇,这是四阿哥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胤禛说:正好皇上有旨意,传年羹尧去南京述职。”所以胤禛就说这样的事就好办了。胤禛和邬思道合计:让十三爷胤祥以刑部名义出票拟,由四川提督年羹尧在去南京述职后,顺路去江夏镇抓朝廷要犯任伯安、刘八女二人归案!

毕竟这案还又是康熙皇帝亲自钦定的,任伯安,刘八女又是太子胤礽私自放出的朝廷主犯,抓拿二人归案,理由很充分。

看来江夏镇在劫难逃,一夜之间夷为平地,说年羹尧狠,还真没想到这么狠,几百人就这么消失了!年羹尧的出手让四阿胤禛他们都吃惊,年羹尧反而像没事人一样镇静,因为他去之前四阿哥胤禛就给他交底了:“出了天大的事,我给你兜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二人曾经路过在江夏镇,有一次下马之辱,作为皇子,确实伤了他们的尊严,这个仇四阿哥记着、十三阿哥也记着,年羹尧替主子记着。

但年羹尧并没有拿到《百官行述》,但这事确实闹得挺大的,震惊朝野,但康熙竟然没有追究年羹尧的责任,反而提升他,这事整得都大家认为康熙老糊涂了,而康熙之所以不追究年羹尧的责任,是因为年羹尧是四阿哥胤禛的人,胤禛是实际是他心目中的接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处罚了胤禛门下的年羹尧,那么胤禛作为主子也难辞其咎,毕竟年羹尧是执行人,如果没有胤禛的发话,就算他有天大的胆也不敢这么做,而真正要承担罪责的是下令人,因为在年羹尧心底里,他只对四阿哥效忠。而拟这手令的是十三阿哥,这必定也是四阿哥授意于他,康熙为了保护四阿哥,也就放年羹尧一马。而要放年羹尧,必须让十三阿哥承担罪责,这个理由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第二件事,导致十三阿哥胤祥也受牵连的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助二哥胤礽暗杀郑春华

郑春华被下放到辛者库成为一位奴仆,在辛者库受尽了羞辱,但她还依然念念不忘太子。

而对于太子胤礽来说,虽说他和郑春华之间已过去,但郑春华存在,对他来说是一个定时炸弹。无论何时郑春华,都是别人揪太子的小辫子,胤礽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只有让郑春华死,才不会被别人拿她来说事,于是,太子托胤祥帮他办这件事。

于是,十三阿哥去找四阿哥、邬思道商议,他们想出一个对策,表面上看是十三阿哥替太子杀死了郑春华,实际上,他是让郑春华假死,掩人耳目,再把她藏在了一个隐秘的地方。

虽然十三阿哥没有听太子的指挥,但是这件事还是被牵连了进来,关键是这件事四阿哥胤禛也参与了谋划,如果这件事追责,四阿哥也就会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这件事儿还必须由十三阿哥胤祥来抗,所以只有牺牲十三阿哥,当四阿哥当上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康熙摘了帽子又戴上

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时,十三阿哥胤祥被康熙皇帝以“擅自派兵剿灭江夏镇”、“助太子暗杀郑春华”,这两项罪名而被圈禁宗人府,而且要长达十年之久。

其实康熙把十三阿哥圈禁起来是不得已的事情,也是他的上上之策,因为为了给朝廷一个交代,还可以保护他心目中的继承人四阿哥胤禛,必须把十三阿哥胤祥拎承担罪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很了解十三阿哥,胤祥一直有狭义心肠在,孝顺、耿直、待人宽厚,在众多儿子当中,康熙很喜欢胤祥的,但又觉得这个儿子豪气仗义,很容易被人利用,康熙为了保持朝局的稳定,为了避免十三阿哥胤祥因被人算计而连累到四阿哥胤禛。

所以只好狠下心把他圈禁起来,避免胤祥冲动惹下祸事,连累胤禛,同时磨练一下十三阿哥的心志。

当康熙下令圈禁十三阿哥时,康熙内心有太多的无奈和不舍,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闭上眼睛摘下帽子。不敢再看十三阿哥退下的背影,因为作为父亲,他内心是痛苦的,但作为帝王,他不想让朝中群臣看到他脆弱的一面,所以随后无奈的又将帽子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康熙晚年,对内政治理过于宽松仁爱,对于贪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朝廷吏治日渐废弛。也正是因为如此,康熙也意识到了只有胤禛这样的铁腕,才能担起大统这重任,所以这罪责只能让十三阿哥来担,以此保护胤禛。当他决定圈禁十三阿哥得时候,对这个儿子是愧疚的,但又是无奈的,所以摘下帽子,又戴上帽子的动作,是想把父亲角色转换成帝王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