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手握重兵的八爷党成文运,为什么会逃过康熙帝的清洗?在那个权力角逐激烈的年代,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就悬系于当朝君王的一念之间。手握重兵的八爷党成文运作为丰台大营的主帅,理应成为康熙帝眼中的大患,但是最终他却逃过了清洗的命运。这背后存在着怎样的缘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八爷党声威赫赫,成文运重兵把持

提起八爷党,乃是当年清朝权力核心的关键力量。作为康熙帝第八子爱新觉罗·胤祥的党羽,八爷党凭借庞大的人马实力和胤祥在军政两方面的显赫地位,在当朝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八爷党的基本架构由两大支柱组成——一是直系亲信力量,另一便是由成文运统领的京师重兵。成文运身为丰台大营的总兵,手下由多个营伍编制而成,兵员达数万之众。京师重兵素来是帝王立足关键,京城安危系于一人,可见成文运在八爷党中的核心分量。

时年八爷胤祥已年过七旬,依然硕果仅存,处在八阿哥的核心决策层。凭借着父子亲缘和军政上的权力,八爷党在朝野上下无往不利,其势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作为掌控大军兵权的成文运,更是八爷党最后的王牌。一旦爆发内斗,成文运这个重量级角色所向披靡,将直接导致朝局动荡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康熙帝为四阿哥继位布下天罗地网

面对朝野上下各股力量纷呈的局面,康熙帝早已在十余年前就为胤禛(四阿哥)的继位铺垫谋划。当时康熙帝虽已高龄,但对于皇储接班人选一事仍旧谨慎从容。

首先,康熙帝将四阿哥生母德妃的地位晋升为贵妃,旨在提拔胤禛的身份地位。时人有诙谐之言:"子凭母贵,父子一体。"此举无疑是康熙帝有意无意拔高了这位"庶子"的皇族身份。

其次,康熙帝将皇孙弘历带入宫中亲自调教,用意则是为了将来能辅佐胤禛继承大统。这一舍近求远的做法,再次彰显了康熙对四阿哥的厚爱有加。

接着,二废太子之变爆发,太子胤礽谋反被捕。这一巨变使得康熙帝进一步认清了太子党的嘴脸,当机立断命令张廷玉密切监视太子党的一举一动。而对于四阿哥这位朝野皆知的太子党重臣,康熙则慎重吩咐张廷玉"不受波及"。由此可见,康熙帝是在有意孤立太子党,为日后四阿哥继位扫除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北乌拉事变时,康熙将陕甘总督的重任交予年羹尧,使其牢牢控制了八爷党手中的十几万大军。这无疑是对八爷党的压制。而在"死鹰"风波后,康熙不予理睬八爷党的幻想,反而一锤定音将四阿哥和八阿哥一并革职,狠狠打击了八爷党的气焰。

三. 两大新发现令人警惕

就在康熙帝为胤禛继位精心布局之时,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被无意中发现,顿时引起了朝野震惊。原来,在继位之夜的关键时刻,雍正与统率重兵的成文运暗中勾结,图谋不轨。

这一发现出自当年一名年轻侍卫的亲眼所见。在畅春园举行继位仪式之前,十三阿哥胤祥率众将士严阵以待,一副随时可能动武的架势。就在这节骨眼上,成文运竟然派人暗地前去拜见了雍正,两人神神秘秘地谈话良久。虽然具体内容无人知晓,但已然引起了许多猜忌和揣测。

更令人费解的是,就在接下来发生的武力对峙中,胤祥方面的军队竟然尽数听从了雍正的调遣,彻底排除了八爷党势力的武力介入。难道在那次拜见中,雍正已经和成文运达成了某种协议?对此,当时亲历其事的人无不惴惴不安,生怕这是一场更大阴谋的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隔多年,有关这一段的旁证渐渐浮出水面。根据多名老耆的回忆,在继位夜的数月之前,十三阿哥曾率众在一处营地扎营。与此同时,雍正也曾多次以"视察军务"为由,前往该营地检阅军队。两人更是连夜谈话至次日拂晓,会面时间之长、场合之隐秘,更加重了这一事件的疑云。

难怪当时有识之士会如此忧心忡忡,生怕雍正不仅暗中收买了成文运的人马,更可能与胤祥等人遥相勾结,图谋大事。不过,时至今日,真相究竟如何,已无人可以查证,只能留给后人无限的猜测与遐想了。

四. 放任成文运系康熙的高深伎俩

纵观康熙对待八爷党及成文运的一系列举措,表面上看似宽容放任,实则别有深意。这是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目的是让八爷党内斗自乱阵脚,从而削弱其实力。

康熙首先放任成文运镇守丰台大营,手握重兵,看似是对八爷党的恩威并施。但在当时的形势下,成文运虽然兵权在握,却也明白单凭他一人难以对抗康熙。因此,康熙故意使八爷党保有一定实力,使其内部产生了分赃的期待,从而加剧了内部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不其然,八爷党内部因为利益分配问题爆发了激烈冲突。作为掌控兵权的核心人物,成文运自然成为诸多党羽觊觎的目标。一时间,党内阋争不断,声威大震。与此同时,康熙还屡次革职八爷党的中坚力量,剥夺了他们的权力寄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党内离心离德的现象。

就在这种内耗不断的局面下,八爷党的根基日渐空虚,党羽逐渐离心离德。而成文运作为兵权掌控者,内部也渐渐失去了统帅大权。到了继位之夜,成文运即便想要号令大军阻止胤禛登基,恐怕也已经力不从心了。

从这一系列运筹帷幄的行动来看,康熙放任成文运及八爷党存在并非一时疏忽,而是"圈套"伎俩的精心设计。他放任八爷党保有一定实力,使其产生了争权夺利的私心和野心,从而自乱阵脚、内讧不休。到最后,八爷党已经元气大伤,根基渐失,成文运手握的重兵也无力回天。这无疑给了雍正登基后一个宁静安稳的继位环境,也为日后收拢军权扫清门户创造了良机。

五. 雍正王朝开启,成文运笑到最后

继位之夜的谜团终于在雍正登基后迎刃而解。原来,在那个关键时刻,成文运并非如传言般遭到了背叛和排斥,相反他却笑到了最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八爷党内讧、元气大伤之际,雍正独自前往营地,亲自拜见了成文运。两人在场面上互不相让,你来我往,场面一度剑拔弩张。但就在这危机关头,雍正豁然挺身而出,亲自带头向成文运叩拜施礼,态度十分恳切诚挚。

见到雍正如此卑躬屈膝,即便是久经沙场的成文运也不禁为之动容。二人就此坦诚相见,进行了一场关于大权更替的深入交涉。最终,成文运被雍正的一番话打动,点头表示愿为新君效力。就这样,两人在一口气间化解了危机,携手共同完成了平稳有序的权力交接。

雍正继位后并未忘记成文运的大力支持,不仅未对其加以清洗,反而给予重用。丰台大营仍由成文运掌控,数万精兵依然统于他的号令之下。而在外戚党争的大潮中,成文运运筹帷幄,成为雍正拥护的重要力量。后世有诗云"开辟王朝有成文,稳守根基在君臣",正是形容成文运功不可没。

当成文运临终前,雍正亲自为他撰写了祭文以示敬重。在雍正统治期间,成文运也受到了分内的厚遇和礼待。既没有被牵连入狱,也未被卷入党争清洗浪潮,确实可谓是最后的赢家。因此,成文运这位八爷党的核心人物,在雍正登基后,既保有了军权,又未被波及清洗,可谓是名副其实地"笑到了最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